“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可曾梦见河边那棵/亭亭的白杨/每一棵寸草都忘不了/你日夜守望......你奔向远方/带着亲人的希望/你奔向远方/带着火热的衷肠......”,这首《热血颂》,只要是曾经有过从军的经历,哪个敢忘?哪个又舍得忘记?军歌嘹亮!不管离开军营多少年,一旦耳边回响起这首歌,瞬间激起热血滚烫。
十年前,我和几个战友,应潍坊老战友的邀请,回访阔别三十年的老营房,尽管物是人非,但是老营房还在,甚至有一块黑板上,当年我们老兵退伍时,最后一期黑板报依然保留着。看一眼,我确信只看一眼,纷纷聚集的战友,竟然从各个窗口探出头来。我赶紧定睛细看,原来只是虚幻。有谁知道,我竟然还保留着当年,自己办公室一把浸润着青春和热血滚烫岁月的钥匙,站在门前,天真的掏出那把钥匙,锁孔依旧张开,只是锁芯早已易主。被冷落多年的门板,一脸木然。多想进去找寻一下曾经青春的气息,找寻一下久违归来的亲近,找寻一下一别多年的怀念。只可惜如今的主人不在。一个留守的男人满脸疑惑的站在离我不远的走道里,望着我,旁边的战友赶紧解释:我们是这里的老兵,他是这间办公室的原主人。对方只是“哦”的一声,他不明白那种“久别的人在盼重逢,相逢只怕日匆匆。”老营房东南角的老车库还在,当年我第一次站岗,因为带班的副班长睡着了,让我一个人从深夜十二点,一直站到早上六点的岗位依然还在,时隔多年,一旦站到当年的岗位上,漫天飘洒的雪花纷纷扬扬,那样的夜晚,盎然的青春芳华,唯有飘飘洒洒的雪花才可以匹配。
当年的老营房,是工兵和高炮两个营共同驻扎的地方,有一个共用的大礼堂,方便集会、观看演出或者演讲。所幸还在,刚刚站在大礼堂门口,其中一个战友不胜感慨:“老战友还记不记得当年你代表工兵营,站在主席台上指挥工兵营和我们高炮营拉歌比赛?”“哪敢忘记?”大礼堂当然就有主席台,比台下高出大约1.5米左右,每逢周六或者周日,两个营会集中起来看电影,而看电影之前,当兵的人都懂得,一定少不了来一场拉歌比赛,借以热场。指战员们井然有序的陆续进场,直到最后一名进入大礼堂,站在自己的位置前,台上的指挥员一声令下:“坐下!”原先呈现直立的座板,“啪”一声,两个营将近六百号人,绝无任何拖沓之声,特别干净利索。首先,我们工兵营摆开拉歌气势,每当这个时候,营长就会让我上台:文书,上台整首歌。站在主席台上,面对台下一张张青春盎然,朝气蓬勃的脸蛋,可想而知,我心头的血脉偾张,我只是开个头:日落西山红霞飞,预备-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唱着这首歌,再次让我想起一次实弹射击考核,我在现场,工兵二连有个神枪手,竟然把五发子弹打成二十九环,这下丢人丢的就连地缝都没有了,正当报靶人把结果报出来的时候,负责考核的连长当场懵圈,大家都在等待观看他的笑话的时候,原本以为那个神枪手一定是羞愧难当,可他并不服气。肯定看错了!而且信誓旦旦。他让连长亲自和他一起去靶上验证。果然,在靶心位置,可以明显看到四发不同的穿透,虽然都在同一个弹孔,但是边沿有细微的变化,四十九环!那一晚打靶归来的神枪手,唱着这首歌,整个人都飘起来了。唱完第一首,我马上就会在台上煽情:“高炮营,来一个。”台下,属于我们工兵营的方队,就会齐声附和“高炮营,来一个。”这样互相拉歌比赛,没有三五个回合,根本不过瘾,可谓气场十足。虽然时隔三十年,一旦再次处身这样的环境,就感觉那种强大的气场,依然经久不息地回响在大礼堂里。
最让我难忘的是,1985年初,我们部队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即将开赴云南前线,执行保家卫国防御作战任务,临近开拔前夕,我们两个营再次聚集在一起,师部首长做战前动员,最后,两个营没有举行拉歌比赛,而是共同合唱一首《再见吧妈妈》:再见吧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你不要悄悄的流泪,你不要把儿牵挂,假如儿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时隔没几天,我们部队就向南疆开拔,虽然我们侥幸生还,但是很多战友却把人生最为壮丽的青春年华,永远留在了南疆,留在那片曾经的焦土之上。
这样的回响,不仅涤荡在时光深处,更是永远回响在我们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