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隔着千山万水,而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我是谁!隔三差五聊了即将一年的时间,怎么也没曾想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相遇,真是尴尬至极。
聪聪是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孩子,今年开学初转入我班,平日里在班内不爱说话,孩子学习态度也不错,对于这样的孩子,我都特别照顾着,生怕他的心灵受伤。他好像感到了我对他特别的爱,学习很努力,一学期下来,竟然考到了班级前30名,我由衷地感到欣慰,为了激励他继续前行,期末给他一个进步奖作为鼓励。
一个月的寒假生活,使许多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丢失 。3月1号我们开学了,聪聪完全没了年前的学习劲头,天天精神恍惚,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我预感着他假期中没少玩手机,这个预感很快从家长那里得到了证实。
我找聪聪苦口婆心的谈过两次,告诉他玩手机的危害,他答应我尽快调整心态,慢慢的他又投入到了学习中,数学有上期的110滑到60多分,又有60多分,回归到了100分以上,作为班主任的我,也稍微放松了心情。 上周一,乌云遮天,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原处的楼房和树木都变的模糊起来,我们也即将在雨水中的洗礼中返校。
返校的时间已过,聪聪的位置空空 ,我便立即联系了家长,家长气呼呼的说:“老师,一生气,忘了给您打电话了,聪聪被我们打跑了!”我一听就说:“你们怎么打孩子呢?”听了家长的诉说才知道,聪聪家中有台收蒜机,农忙时节,一门心思想着挣钱的聪聪爸妈,想趁着这个点去修车。在一点钟就催着孩子返校,好不容过个星期天,想玩会儿手机的聪聪没行动,也没吱声,聪爸看孩子这幅德行,气不打一处来,抄起扫帚在孩子身上乱打,边打边说:“让你不听话,想滚那儿滚那儿,我们没你这样的儿子!”,聪妈也附和着说:“滚吧!你也不是我生的,我也没有你这样的孩子!”,看似内向,心里特别倔强的聪聪,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就投入了雨帘中,一跑就是一下午。
夜色下的初夏夜,还冷得令人发抖,何况天还下着雨,看孩子还没有回来的聪聪爷爷,奶奶坐不住了,开始动员家里人寻找,最后在邻村的一个超市屋檐下找到了瑟瑟发抖的聪聪,在爷爷的劝说下回到了家中。
晚上8:20晚自习下课后,我给家长发微信消息,问“孩子找到了吗?”,家长很快回复道:“找到了,杨老师!让您费心了,明天上午早点送他上学校。"
第二天上午 ,聪聪没有如约而至,我再次联系到家长,聪聪妈说聪聪又被他爸打了,原因是今天送他来学校的时候,他给家长要五十元零花钱。他姐姐说:“你就知道要钱,也不知道好好学习,一点都不争气!”,孩子一听就火了,于是与他姐姐争吵起来,吵着吵着,他就用手推了他姐一下,他姐姐一个趔趄 ,碰到了桌子上面,嘴角碰出血了。牙齿也可能碰到了。聪爸刚好回来,看到这一幕,不分三七二十一,又拿起扫帚打了聪聪一顿,这次着实伤了聪聪的心,他哭着跑到爷爷奶奶家,再也不愿意出来,他对爷爷奶奶说:“爸爸、妈妈动不动叫他滚,还说不是他们的儿子,太伤他的心了!以后我都不再是他们的儿子,也不再理他们!”,就这样聪聪蜗居在爷爷奶奶家,不肯出来。
聪聪妈去了两次,都被聪聪赶了出来,孩子现在仅爷爷、奶奶说话,也不理爸妈,听完聪妈的哭诉,我委婉地说:“你们这种处理事情的方式是不对的,孩子都那么大了,不能以暴制暴,要和风轻语劝说。孩子会明白你们的苦心的,要不你去找了孩子道个歉,让孩子理解一下当时你们的的心情,或许能打开孩子的心结”。
第二天 ,家长又发来语音,哭诉着说:“咋办啊!杨老师,孩子说什么也不原谅我,说什么也不去上学校,全家人都快被他气死了!”“让孩子冷静几天吧!过几天或许就好了”。
今天下午我因处理一件事,没带手机,忙完后去政教处领取请假条。刚走到门口政教员就和我说:“正好,你们班有个家长来给孩子退学。”,我诧异了一下,说:“谁呀,我咋不知道。”推开门进去后,果然看到一个家长在和主任说退学的事儿,我看了看她并不认识,然后就让主任给我拿了假条准备离开,主任叫住了我,说:“这是你班的家长吗?”我说:“应该不是,我不认识!”“你班有个叫黄智聪的吗?”“有啊!”这时那个家长笑着说:“你是杨老师啊!我们聊了那么多,你看我还不认识您!”我也尴尬的一笑说:“我教了您孩子近一年,也不认识你!你怎么在这里?”她说:“我给你打了好几次电话,您没接,然我又问了门卫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进来,门卫就让我打了政教处的电话。”“原来如此,办退学那你找错地方了,你应该先找我”,她脸红了一下,笑了笑。
出了政教处我问她为什么要退学,她说聪爸爸和她,现在一已对孩子失去了信心。这孩子太让他们伤心了,不想再管他,退了学,随便了!我说:“你们现在都在气头上,让孩子退学,以后你们不后悔吗?你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走向,或许孩子现在有心结,因为你们的处理方式真的伤了孩子的心,让他冷静思考一下,调节一下心情,孩子一定会调整心态,一旦办理退学的话,他就失去了在这里上的机会,您是否再考虑一下。”家长愣了几秒钟,说:“是啊,我实在太冲动了,麻烦您了老师,我回去再和他好好沟通一下。”我说:“现在你们沟通的最好不要提上学的事儿,带他出去散散心,若能找心里医生好好聊一聊会儿效果会很好”,家长听后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
这真是尴尬至极的一慕,面对教了一学年孩子的家长我并不认识,而孩子的家长面对教他孩子近一年之久的班主任也不认识,由此可见,我们教育的缺失,大型家长会还真是家校沟通的必要活动。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抓孩子的心理,使他们健康成长!
这真是一次尴尬的相遇啊!它将成为我教学路上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