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个老同学在同学群问我:“你是因为兴趣爱好才学的心理学吗?”“是的,纯属兴趣爱好!”我回复。不过我很清楚,这个不是她想要的答案,且也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这也不是一个能够三言两语就能够回答的问题。
心理学三个字本来就带有浓厚的“病理学”色彩。 我也不好冒然问同学怎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也不便多说什么。心里却多了一些思考。如今刚收到小渡督导的第四次作业:说说对“让更多的人因心理学而受益”的理解,思来想去,突然想到了与儿子交流的一件事,虽然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但我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今天我让上中学儿子看一篇朋友圈的微信。其本意是想让他学习我认为好的有用的一些道理。儿子把我用了好长时间才看完的内容。一分钟不到就不到就把手机还给我,说:看完了。
我在想这孩子多么的不认真。不把学习当回事儿。不会通过其他的渠道去学习。我心里面其实是有点不满的情绪的。但是我也很平静的对他说:“儿子,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儿子反过来问我:“妈。你觉得这种学习有用吗?”我耐着性子说:“当然有用啦,要每一个人都要多方面的汲取知识,这样才会把自己变得丰富起来。”儿子又问:“妈,你喜欢心理学,你觉得可以达到你的老师,或者是校长的那个水平吗?”我说:“正是因为达不到,我知道自己在怎样一个层次,所以我才要不停的学习,然后慢慢的我就会有机会达到了。即使达不到,我也是在成长的。”儿子又说:“我们老师说了,给了我们一些练习题。那些资源都是一样的。让我们在假期练习,说要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目标。你说可以达到弯道超车吗?”我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弯道超车。因为资源是一样的。每个学生回来以后有的在睡懒觉,有的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在努力的学习,努力学习的人肯定就会实现,超车了呀。这就要看执行力的问题啦!”儿子又问道:“妈那你说马云把他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她一样赚那么多的钱呢?很多的名人大家把他们的经验分享出来,是不是人们学了都会像他一样呢?”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我就反问他:“那你觉得呢?”儿子说:“这些东西只是给我们一个方向。”我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我就问他:“那你觉得要怎么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弯道超车呢?”儿子说:“肯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他说到了我想表达的本意,所以我的内心稍微有点儿安慰。我对他说:“对了,这正是我想要对你表达的东西。感情你还是明白的。”他笑了笑。他又问我说:“妈比如说两种东西,一个是植物。植物是他们是专门给别人吃的,给别人东西的。一个是动物,动物是专门吃别人的,专门吃东西,摄取东西的。就好比一个经常学习别人东西的人。两种东西,你选择什么?”我很认真的说:“那我就选择了植物吧,自己有东西给别人,那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孩子反问到:“那你为什么不选择做一个披着动物表皮的植物呢?不仅学习了别人的东西,而且还有自己的东西。”听他这么一说,我的心里暗自高兴。这孩子他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不爱学习,其实是我在焦虑。孩子是在进步的。而且他能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非常不错的。我被他教育了。我一直想强行告知他的道理,他却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跟我说明白了。我反而被教育了。
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关注孩子非常的重要。心理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生活却离不开心理学。
我们的成长远远赶不上社会方方面面的心理问题增长。很多时候,我们努力的奔跑,实际上就是为了让自己停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