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如果你没有去茶楼饮早茶,那就“走宝”(可惜)啦!广东早茶可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呢!怎么?您不相信?我猜您肯定是把饮早茶理解成早上喝一杯茶了,就请您听我慢慢道来!
广东早茶从清代同治年间就有了,当时叫茶居,专门供应茶水和点心,价格优惠。老百姓们就可以在里面边喝茶边吃点心,或者聊天或者听讲“古仔”(故事),这就叫“叹”(享受)茶。后来茶和点心越来越精美,慢慢就发展成一种茶楼,广东人饮早茶就成了一种交流方式和习俗。
饮早茶最讲究的是“一盅两件”,“一盅”就是指一杯茶,唐朝的茶是装在“盅”里面的,所谓“千古唐音听粤语”,我们说的话还保留了很多唐朝的音呢,所以用广东话念唐诗特别押韵,特别有味道。现代的茶选择就多了,大类就分红茶、绿茶、花茶和普洱茶,小分就是西湖龙井、大红袍、铁观音等具体的茶,这是大人们喝的,我们小孩子就专门喝祛湿去火的菊花茶或罗汉果茶。“两件”是指一次早茶最少要配两样点心。在我心目中,“点”点心(选点心)当然是“多多益善”,可以品尝更多的味道,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呢。当然,茶楼点餐纸上都有一句话“丰俭由人”,点多点少由你决定,也不会因此把你看做有钱人或者穷人。早茶的点心选择可多了,有“蒸蒸日上”——豉汁排骨、紫金凤爪、水晶虾饺……“包罗万有”——叉烧包、奶黄包、生煎包……“长长久久”——香滑牛肉肠、韭黄鲜虾肠、脆皮红米肠……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名字都是“好意头”(大吉大利),代表我们每个早晨都要蒸蒸日上,好日子要长长久久!广东早茶几乎集齐所有广式点心的精华,如果你到了广东,没有去饮早茶,该是多大的损失呀!喝一口清爽的茶,吃一块蒸得绵软的凤爪,再来一块嫩滑透明的拉肠,饮完早茶,每人都神清气爽,开启新的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人经常饮早茶,胖子却不多。因为早茶也是早餐的一种,饮完品种丰富的早茶,午餐几乎是吃不下的了,茶又提神又消脂,是吃不胖人的。且妈妈和奶奶也常常念叨:早餐要吃的像皇帝,午餐像平民,晚餐像乞丐。可是现在的茶楼不像以前,几乎是24小时营业的,不仅有饮早茶,还有午茶和晚茶,如果人一整天都吃得这么丰富,想不胖都难呀。
饮早茶还有很多规矩的,特别是我们小孩子,不能一上桌子就顾着吃,还要注意礼仪。一般饮早茶,主人要先到场。点菜时,客人先点,主人后点,还要注意“一盅两件”的规矩。一般服务员会拿上两壶水,一壶是白开水,一壶是茶。你可不要倒了一杯白开水直灌进肚子,那白开水是来“碌”(烫)茶杯和碗筷的,据说这样会更加干净。还要等大部分点心送到桌上了才可以开吃,如果来一碟点心就抢着吃光,大人们一定会骂那小孩是“饿鬼投胎”或者没家教。等点心上来了,还要先请客人或者辈分高的人先吃,等他夹了第一筷,让大家“起筷”(启动筷子夹菜),小孩子才可以夹菜。吃饱后,要说:“我吃好了”,切忌说“我吃完了”,因为这等于说“我这辈子再也吃不下了”。等客人都说吃好了,主人要说“埋单”,服务员过来结账。如果你和一个老广喝早茶,注意到这些礼节,他会特别高兴,觉得你好“俾面”(赏脸)。
现在疫情把我们远远隔开,相信等到春暖花开疫情驱散之时,茶楼会再度开启“一盅两件”,这颗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明珠,会再度绽放光华,我们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