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初凝琪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断崖式降温)
每天,从被窝的包裹中醒来、从睡梦中拔来,一动不动之下,脑海中摸索的第一项信息是——今天星期几?
这个问题,它很重要。
它像一把启动灵魂驾驭驱壳的万能钥匙,只要我知道星期几了,我就找得到对应地做哪些事情。
于是,在脑海中自成工作的思维导图;
于是,我感到了被需要。
我会双腿一蹬跃下床:
今天星期三,要给楠楠发24周动作上周总结和下周计划反馈;
今天星期三,筑梦178期新人在我手里第三天,要发表现日报第6天,明日出营的通知,二区新人明功带走,三区新人拨打点位不确定,如果没点位不能打电话,他们在教室,要安排什么呢?
想到这里,困住了,别的就顾不上想了~
你看,我总不自觉地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上继续发展式导图。
直到临出门上班前,我依旧没有拿出一个如果新人不打电话,那么,今天一整天,新人在教室布置什么任务好呢?
我走到书柜,取下来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答案之书》,我想,它或许能帮我找到我需要的答案。
按照使用该书的说明指示,我左手的手掌心朝下放在了书的封皮上,闭上双眼,仰壳冥想5秒钟,聚精会神之下世界特别安静,右手食指从书的后页往前页上慢慢掠过,凭直觉食指放到了它该放到的页码位置,然后,双手坚定地打开该处的书页,映入眼帘的只有三个字。
——我今天在教室给他们安排什么呢?
——白日梦。
《答案之书》总是这样含蓄地表达,更像冥冥中给予我的一种暗示与启发,我明白。
我的脑筋迅猛转动,我是这样解读这三个字的:
梦是虚拟的产物,我上班在白天,所以叫白日梦,在2012年出版的一部由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作的从文明进化角度颠覆式拷问人类共同关心的几个核心问题、助力人类洞悉过去、事关人类整体命运、并且一经出版便迅速被翻译成近30种文字的好书《人类简史》里讲述过,人类社会的一切规章制度都是人类虚拟意识的制定,包括一个国家的法律。
《答案之书》正是在告诉我:
“你要自信,走你认为正确的道路,你给他们安排什么都可以,制定好规则,让他们去达成,怎么过都是一天,棒棒哒!”
那句结尾的棒棒哒三个字,是我自己加上的,仿佛它是这样鼓励我的,那就该配有这种语气助词,我听见了。
找到了这样的答案,我收获匪浅,整个人瞬间昂首阔步、如沐春风。
结果,到了单位,原来新人在16楼仍有点位拨打,在教室的情况不用考虑,我此时再品味《答案之书》,确另有彼时之意。
原来,《答案之书》用<白日梦>告诉我:
——我今天在教室给他们安排什么呢?
——别白日做梦了,你想多了!
靠!今天的《答案之书》太皮了!明天上班出门前,我还问它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