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内耗,而是学会去做事

内耗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对自我精神上的折磨而已,对自身没有一点好处。

以我自身经历来说,我认为精神内耗分两种:

一种来源于他人,一种来源于自己。

来源于他人,就是别人的某句话或行为,就能让我们想很久,影响自己的行为,并对此深信不疑。

我记得去年过年的时候,有个人评价我是贤妻良母型的,然后,我就想了很久,你说我是吗?确实是,顾家,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宁愿放弃事业在家带娃,被人说无所事事,我也要坚持这么做。

但你说,我对事业没有野心吗?

不是,我记得最初我的梦想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公司。

我也有对事业的一种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一些美好想象。起初我很纠结,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算不算得上名不符实。

后来仔细一想,这都是我,只不过是一个人不同的两面性而已。

这就是因为别人的话消耗自己,就会由此产生很多想法,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

另外一种,是自我内耗。

什么是自我内耗呢?

我觉得多半受情绪影响,会随着周围的环境或者语言,而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或者想法,认为自己就是如此。

这种其实更难转变过来。

因为思维被僵化,很难跳出自己的认知陷阱里面,会让自己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

最好的破局方法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刷新认知,怎么去刷新?

我认为有两种:

一种是看书、学习;另一种则是跟他人聊天,而这种能快速改变自己的认知。

但两者同样需要注意一点:别刻舟求剑。

就是把别人的经历当成是自己的,如果自己那么做也能变得跟他们一样。

这其实也是一种刻板印象,因为每个人行为、想法不一样,同样的一件事,但每个人手里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做法。

所以,我们只需要分辨自己是哪一类人,按照自己理解的去做事和做人。

再去从中反思自己,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