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来自于个人公众号:凡人思维
导语
今年8月份获奖的《北京折叠》被大家关注后,很多人的讨论的话题都是关于一个问题——阶层固化。那么接下来我将在这篇文章里谈谈对人口阶层的认知。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阶层固化?
百度百科:
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各阶层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称为阶层固化。
阶层固化有多可怕呢?
阶层固化的可怕之处就像图片对比一样。在美国硅谷真实存在。
在硅谷,富人与穷人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实际上只有15米,中间只隔着名为San Francisquito的小溪。一边是帕罗奥图市,这里是诸多亿万富豪生活的地方,比如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谷歌的拉里·佩奇以及已故的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的家人等。而在另一边的东帕罗奥图市,以谋杀、贫穷、团伙犯罪闻名。因此这两个城市的房价也是一个天一个地。
他们之间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人不一样!尤其是教育下一代人的资源也不一样。
这种阶层固化并不是因为社会通过某种法律与条文限制阶层之间的流动,而是由于身处于某个阶层的固有认知水平使之没办法进入另一个阶层,或者是财富水平造成的。这不是人为划分的阶层,而是自然形成的。
现在国内人口阶层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的认识:财富阶层的分层已形成,教育阶层的分层正在进行中。
目前,中国社会的财富阶层已经形成,贫富分化已经是一个无需否认的事实。这种分化在中国古代来说的话还没现在可怕,因为古代的科举考试的作用就是打破分层的,而现代教育的作用却在不断的去巩固分层,关于这一点,教育阶层的分层,大家想想学区房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在上海,有些人习惯对底层民众子女大量入学的小学蔑称为菜场小学。
而实际上在这些小学入学的小朋友们的家长,并非都是底层民众,还有很多没有上海户口拿居住证的外地精英子女,也说不定在里面入学。
可能居住证制度就是为了有意识的打破教育分层的一个目的吧。不然马太效应将会使得资源继续涌入那些好学校,差学校将会变得更差。
人口阶层的分层会带来什么结果呢?
首先要承认一个概念,任何社会都是分层的。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叫做“屌丝逆袭”,这个意思其实是指低层次的往高层次的上方跳了一些级数而已。
这种社会金字塔结构并不可能随便就被打破的。那种随意跳级的行为概率很小。
当年的改革开放,可以看做是主动打破阶层金字塔的一种行为,
各个阶层变得可以流动起来。比方说,以前农村人进城被称呼为“盲流”,
改革开放后,很多人得到了公平教育的机会,农村和城市的鸿沟也因此减少了很多,
但这个变化也会导致一些结果,比方说:凤凰男
百度百科:
凤凰男,指的是那些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子。生活的残酷与艰辛,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使得他们普遍具有家境良好的人所不具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拼搏的狠劲,这给他们带来了事业上的发展。凤凰男是“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虽然离开农村自然的生活环境,但是仍然保留许多农村的朴素观念和传统思想,当他们选择了身边的城市女子,并和她们携手走入婚姻殿堂,一部分夫妇许多观念上有时会有不同,大多数家庭冲突不断。
看到百科的最后,谈到了观念问题产生的矛盾,这正是农村人和城市人之间认知上的差别造成的。这种问题,恐怕要花一代人的时间才能解决。
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阶层分化呢?
目前,很多人已经占据了社会金字塔上方的有利位置,低阶层的人要往上爬变得很难。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要认清现状。
不要指望一个人一辈子就能从底层就爬到顶层。
现在,很多人喜欢屌丝逆袭的故事,因为那代表了当前阶层的诉求。
但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屌丝逆袭只是小概率事件。
社会上更多的情况其实就跟进门爬楼梯一样,一层一层的来,
进门就能坐到电梯上楼的可能性很小。其概率不亚于中奖。
而在爬楼的过程中,很多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但是没有看到别人也在努力,
阶层站的越高,其拥有的资源越多,高阶层的人只花费8成力气就完成的事情,比其稍微低一点阶层的人可能要花费12成力气才能达成。
换个方式来说就是,如果在当前阶层的努力程度和上面阶层相同的话,达到的最好效果无非是待在原阶层不动,运气不好的话甚至会被挤到下面的阶层去,想要提高,只能比上面阶层努力的更多才行,或者是运气特别好。
还好,大多数人的一辈子都属于松懈的状态,达不到8成的努力程度。因此才给了下面阶层逆袭的机会。
但如果阶层差距过大,可能别人的一个小目标的十分之一就相当于一个人的一辈子的努力结果了。更何况是,比你阶层高的多的人还比你努力的多。
总结一下
在现实中,阶层逆袭是一个需要努力而又漫长的过程。
我们要让生活变得更好,只有抛掉随便就能逆袭的幻想,
脚踏实地的做点事情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