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及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效,多种方式的课堂评价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敢于开口、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从教学环境的角度,英语教师经常面对的问题是班级容量大,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等问题,单纯依赖教师的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面临诸多实施困难,需要教师借助科学的评价手段,实现对课堂的有效调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英语课堂评价的意义:
(一)做好课堂评价,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
(二)做好课堂评价,可以作为班级辅助管理措施。能够帮助老师调控课堂纪律,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与调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做好课堂评价,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英语课堂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效的课堂评价有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二、英语课堂评价的途径:
(一)研究制定课堂评价表。课堂评价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二)评价方式:学生自评、组长总评、组内学生互评、组间互评、教师抽评,教师的语言或奖品的鼓励性评价等。
(三)评价项目:课前准备、听录音、对话、表演、语音、活动(唱歌、Let’s do. Let’s chant. 学习习惯)、合作(语言运用和合作态度)等。
(四)评价记录:为了不影响课堂,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避免分散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把评价记录放在每堂课后。
(五)过程性评价。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后努力对自己不满意的评价进行复评,直到满意为止,把评价过程和学习过程统一起来。
(六)问卷调查 。结合对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三、英语课堂有效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以及评价的实施等均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合作者。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观念,完善评价机制。
(二)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新课标》是确定课程评价内容的依据。因此,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本标准所规定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应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三)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选用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课堂活动、平时测验、成长记录袋、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以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笔试中,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要合理配置。
(四)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实施的评价活动,其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核心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反馈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形成性评价应坚持激励原则。形成性评价可采用多种方式。教师还应主动争取与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主要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程度,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应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
(六)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教学与评价都是英语课程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评价要服务教学、反馈教学、促进教学。平时的教学要避免为考而教、不考不教、以考代教的倾向,特别是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扰正常教学的做法。要坚持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命题指导思想,使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七)课堂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英语教学评价应以 《新课标》和平时的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终结性评价主要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重点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合理采用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基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终结性评价的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不宜采用百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