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接到涛叔电话,我很意外,也觉得欣喜。
据婆婆说,涛叔很小就没了父母,公公婆婆结婚后便和他们一同生活。
后来孩子的伯伯到了适婚的年龄,给他在村里的别处盖了一间小屋,独自居住。
我们结婚的时候,他便就是一个人在那里。
先天性白内障,啥也看不见,去哪里全凭熟悉程度。
逢年过节喊他过来家里吃饭,从来不进堂屋,不和我们一起,一个人把饭和汤搅拌在一个碗里,端出大门外,一个人蹲在那里吃。
我问家里为什么不同我们一起,他们说:怕儿媳妇儿嫌弃。
我说我不嫌弃,让孩子爸爸喊他进来,说:不用喊,喊过,喊不进来的。
我去喊,是真的无论如何喊不进来,我搬了凳子给他,至少坐在那里。
有时候我负责盛饭,会特意把饭和菜分开盛,但最终他还是一股脑儿倒在一起。
大概是眼睛的原因,用一个碗更方便。
儿子刚会走路那年,
他突然自己提出要做白内障手术,尽管医生告诉他:复明的可能性极小,但他依然坚持,并且点名让我过去医院。
所以,孩子爷爷陪护,我负责跑腿办各种手续,送他去手术室,等手术结束。
办住院之前,
医生找亲属谈话,
跟我讲了,手术的意义不大,
要么没有一点效果,有也只是微弱的光亮,达不到可视的程度。
我转述给涛叔听,征求他的意见:要不咱不手术了,既然意义不大,何苦遭罪呢?但是他坚持手术,真的是一刹那的犹豫都没有。
手术很顺利,拆除纱布他就跟我说:阿言,我能看见了!
“真的能看见?”我拿手在他面前晃,“医生都说不行,你这是创造奇迹了吗?”
“能看见。”
“确定能看见?”
“能!”
行,我信了,
但是身边所有人都不信。
所有人观察都说:
只是微乎其微的光亮而已,对习惯了黑暗的他而言,大概就是能看见了的性质了。
出院后,他把功劳都归于我,我竟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做了什么。
我想至今他都不知道我大概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假如路上遇见,他能不能听得出来我的声音。
回到村子里,他说自己眼睛能看见了,所有人都当他讲笑话儿。
我跟他们说:涛叔说能看见,那应该就是隐约能看见了。
“别听他说!”
他的眼睛不听他说我该听谁说?肯定要听他自己说呀!
然后每次从乡里回来,他都骑车回来,
但是村里的人都说他是推回来的。
我很纳闷儿,一直无解……
直到去年,儿子就站在他跟前他却寻向别处,似乎压根儿没有看到跟前有个大小伙子。
我断定,将近10年来,他从来是看不见的,我当时就跟婆婆说:
我确定了,涛叔是真的看不见,他骗我!
但是我也更加知道,他非常想看见,他对那次手术的期待值……是极高的,他是抱着创造奇迹的心理的……
后来,他去了乡里的养老院……
从来独立,一直不闲着,干各种闲活儿,说挣钱给我们攒着。
那年春节去养老院看他,他骄傲满满地说给我们攒了多少来着?
听着我就乐了,你给我们攒钱干嘛?给你孙子娶媳妇儿用嘛?
今天电话里问我:从上海回来了没有?怎么样啊?
我告诉他:一切都好,我们中秋节回家,你回不回?
他告诉我说,他也回,问我们回不回?
我再次告诉他:回,过节要回家的,我都还没来得及给爸妈回个电话你就打来了,这边都好,照顾好身体,中秋节回家吃饭,我带孩子们都回去。
既陌生又熟悉……
每次过年回去,见到爷爷,我会跟孩子们说:假如涛爷递给你们里面装着糖啊花生瓜子苹果什么的东西,不必谦让,接下来,道谢,那是养老院过年发的,他舍不得吃,都给你们带回来,你们收下,他会开心的!
给压岁钱,孩子们不接,我也会示意让他们收下:爷爷的心意,拿着吧,谢谢爷爷!
每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的成就感。
他带回来的东西,问好不好吃,我从来都说很好,好吃,你尝尝家里买的……好吃不?
我说不出他的年龄,大概因为一直一个人,看不出年龄,好在身体健康。
我们每个人都不差对自己好的人,
但是这样原本不太具备自力更生能力却一直给予我们的人……
大家都说他脾气可臭了,以前没去养老院的时候总跟人杠架。
有一次婆婆说,他跟人吵架了,但不让跟我说,
干嘛不让我知道?我知道又不怎的,就听听,反正据说你那脾气也吃不了亏,都是把别人气到翻白眼儿!
我想能有机会,和涛叔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