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生平可以通过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过一段话来了解:“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有志于学,这个“学”怎么理解呢?这个“学”不仅是求知,还包括求道;他是“志于学”,不是一般的上学,而是有志于在一生之中,去追求道,追求学问。这对于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孔子说“三十而立”,到了三十岁应该是“而立之年”,“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立”也就是说懂礼仪,说话做事都能把握分寸。也可以理解为“立于道”。所以这个“立”跟后来孔子成为圣人有极大的关系,孔子到三十岁时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了。“三十而立”成为对后来的男性公民非常有压力的一句话。
孔子不断地求学,不断地进步,到了四十岁,又达到了一个境界,“四十不惑”。“惑”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或”,下面是“心”,表示一个人的心摇摆不定,所以“惑”就是困惑、疑惑的意思,经不起诱惑。但是孔子到四十岁时已经“不惑”了,也就是没有大的困惑,也没有很多的迷惑,同时面对诱惑也能控制自己,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境界。
到了五十岁,孔子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知天命”。“天命”指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上天所赋予你的命运,或者是使命。孔子到了五十岁开始周游列国,五十五岁离开鲁国,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磨难,他终于知晓天命。
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知道天命在我。因为孔子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礼乐文明,所以他认为哪怕生逢乱世,如果要改变天下,舍我其谁,也就是他明白自己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二是知道天不佑我。知道“我”生在礼崩乐坏的世道,伟大的理想不可能在有生之年行于天下。三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自己的理想未必能在有生之年实现,但是依然认为这个理想是好的,那就要生死以之。
中国传统是从神话传说中继承下来的精神,其实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偏偏要去完成,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所以孔子的这个精神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个基因密码。
到了六十岁,孔子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六十而耳顺”。“耳顺”你可以倒过来理解为“顺耳”,孔子在六十岁时还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到了六十八岁才回到鲁国,他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漫长而又伟大的“长征”,前后长达十四年。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很多质疑、非难甚至是诽谤,但是孔子达到了一个境界“耳顺”,其实也就是很多逆耳的话,不仅能顺着听,而且能理解说话的人。有时遇到对自己的质疑,孔子很是同情这个质疑他的人,“人不知而不愠”,这其实是非常伟大的心胸,宅心仁厚。
孔子六十八岁回到鲁国,等到了七十岁的时候,他无心问政,专门整理文献、教授弟子、传播文化,这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事业。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也就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又不逾越规矩和法度,达到了一个由必然王国到自然王国的境界,这是人之极的境界。孔子为中国文化,甚至是整个人类树立了一个榜样,也就是他活到了人的极致。
孔子一生从未停歇,每一个年龄段都到达一个高度。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榜样,我们在有生之年一定要读一遍《论语》,《论语》是我们中国人的“圣经”。
孔子七十三岁去世,他的后裔已经传到了八十代。据说如今孔子后裔在全球有300万人之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家”。
孔子儒家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人民,现在也影响着世界人民。据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