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48
阅读书目《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阅读页码:89~140
我的摘录:
Part 4最初的孕育
1.亲子关系从怀孕时开始思考培养诚实开放的亲子关系,心灵投契,兼具爱与喜欢,以自己希望被照顾的方式对待孩子。开心,放松,吃好,乐观好心情,看向想前进的方向,不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想去的地方,子宫告诉胎儿的故事,是向往的美好故事。把“万一……怎么办?”改成“如果……那又怎样?”
2.你是哪类家长管控还是引导,无所谓好坏,适合而已。和伴侣谈论感受,而不是事实,感受没有对错,尽量不要坚持你认定是对或错的事情。原谅自己,忘却充满压力的怀孕体验。接纳,温柔,仁爱于亲子最重要。
3.宝宝与你听从让你放心,安心的建议指引。
4.规划分娩事先规划才能更贴近,维持弹性,灵活因应无法控制的状况。让小孩与母亲持续保持肌肤接触。
5.讲述分娩经验经历震撼的人讲述经验,可从而重新获得平衡感。
6.吃奶的本能活在当下,放慢速度好好观察孩子能做什么,学习徐徐生活。
7.最初的关系你的感受,你吃的食物,周遭的声音,你身体提供的养分,都在向胎儿诉说你的故事,以及周围环境的故事。你需要一个愿意倾听并接受你的感受的对象,你需要接纳目前的状况,而不是责备自己没达到你认为该达到的境界。
8.支持,为了呵护孩子,我们也需要获得呵护。人类不该是孤立的,沉默的,坚强的,找一个能容纳你情绪感受的人,大方说出那些不得体的想法,感受,或想象。育儿时多找些人手帮忙。渴望获得接纳的心渐渐放下,快乐就来临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主要关系作为人生中的精神支柱,孩子需要感觉到父母把他们放在首位,特别是最开始的那几年。
9.依附理论婴儿对世界的第一印象是安全舒适有归属感的地方,他的生活会比较轻松。安全型的依附关系……物质和情感需求经常得到满足,可培养相处融洽,心态乐观的亲密关系不安全/矛盾型的依附关系……遭到漠视忽略,无法把他人的陪伴视为理所当然,受宠若惊,看不到自己优点,也无法欣赏他人,缺乏信任感。逃避型的依附关系……独来独往,不相信自己对别人有影响力,不期望别人理解你。排斥型的依附关系……把别人视为伤害的来源,没有同理心,不相信道德和良心。
10.强迫性的哭喊婴儿的哭喊是一种需要。如果你以不回应孩子来训练他不要哭,你是在教孩子抽离痛苦感受,抽离记忆使人无法控制自己何时接触那些记忆,记忆可突然来纠缠你。不管孩子说什么,都认真对待,而不责怪,那是最温暖的鼓励。
11.不同的荷尔蒙,不同的你敏锐的感受有助于观察需求,并积极回应。
12.不要害怕孤独孤独引发对社会威胁与排挤的高度警戒状态,对可能遭到排斥或冷漠对待异常敏感。承认孤独,并说服自己加入团体排解孤独。
13.产后抑郁症找一个不会妄下评断的交谈对象,一个可以理直气壮地在他面前充分做自己的人,谈论幻想与感受,找出起源,寻求认同,活在当下。找一些想法相同的人谈谈,果断地寻求帮助。
我的感悟:
看这个章节的时候,仿佛自己又把孕育生命的过程走了一遍,曾经有的焦虑恐惧和开心幸福,都一股脑儿的涌上心头。
作者给将为人母的孕妈妈们很多暖心友善、开导性的建议。因为第一次当妈,难免凡事小心翼翼、担心这担心那,但是作者告诉你,我们是在创造一个"人"来关爱与呵护,而不是在创造"艺术品",不必追求不可能的完美,这不是一项"工作项目",放轻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