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刘老师的嫡系焦点团队,已经浩浩荡荡的近八百号人了,看来焦点的短程、实用、落地、有效,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欢迎和关注了。不知道大家在学的过程里面,感受最深的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定自己学习焦点的进步呢?
我们知道一个心理疗法名虽为“法“,实则有“道“。法是技术的层面,而道是理论和理念的层面,每一种心理疗法背后都是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有着深刻的哲学底蕴。
对一种疗法的哲学基础和基本假设的理解,决定了一个咨询师是不是真正的使用了这个疗法。因此,无论学习这些经典的心理疗法,还是研发新的疗法,都必须由道而入,有法而出,兼备道法,力求在道与法之间自由的转换而游刃有余,技法的掌握相对容易而道的理解和领悟,这有赖于经年累月的研习和体悟。
这样的说法和刘老师所说的。“焦点看是简单,其实不简单“,“入门可能很简单,但是真正的要学精、学通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点点的把这些理念,这些人性观内化于心、了然于胸。“只有这些理念的支撑,才能真正的把这些技术化于无形,真正的发挥它应有的效果。就如同一个武林大侠,当他的内功很深厚的时候,不需要用什么样的武器,摘花采叶即可伤人。
所以说刘老师才给我们制定了种种的规则和扰动的方法,让大家动起来,读书会、读书打卡、每日写分享、约练、总结、讲课……这一天天的浸泡当中、在一遍一遍的实践当中,才能真正的这些理念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骨髓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就好像是腌泡菜一样,天长日久的泡在焦点的氛围里。才能真正的入味,成为一个真正的“焦点人”!
记得有这样一个事例,老师有一次去一个地方讲课的时候,有个人跑过来问刘老师说:“焦点不好用啊,我都用了都没什么反应。“老师说:“那你都是怎么用的?“他说我就是像你那样,去问别人,“你是怎么做到的呀?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别人都不搭理我。老师一听就明白了,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也就像一个初学武功的人,只会一些花拳绣腿,根本就不能进别人的身,刚一出手就被打败了。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对技术特别着迷,就去背这些问话,去想着怎么样把这些技术都在咨询中展示出来。当我们能熟练的去运用的时候,我们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就会觉得:哎呀,我已经学的挺好的啦,我运用的挺熟练的呀!沾沾自喜。但后来会发现,那只是我们认为的而已,对于来访者而言,你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去欣赏他,你的赞美也是没有一点点的意义,为了赞美而赞美,会让别人感觉到特别不舒服,也不会真正的激发他内在的动力。而且来访者也会感受到,你并没有真正的贴着他走,你只是为了咨询而咨询,所以说也就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深挖一口井,挖出水来,这些理念和技术才能真正的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学习是一个慢动作,日不见增月见其长,也可能月不见增、年见其长,更有可能年也不太见其长,数年才见其长!那没关系,只要我们深深的热爱它,我们相信一点点一点点的泡下去,我们终将成为我们希望成为的那个真正的“焦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