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心中烦躁,就想找点书和电影来看看权当解压,电影在实验室有空时看了不少,而回到宿舍看到书桌上几本小说有些还没翻过,心中不免有些愧疚。随手挑起一本看了一半的小说《鼠疫》,思绪把我带回到两年半前的那个国庆小假期。
那是2014年的下半年,是我过得很开心的一段日子,我来到好友学校所在地,美丽的金陵古都,度过了三天愉快的假期。好友(我们高中同学给他起的绰号老头)带我几乎把南京城好玩的地方都玩了一遍,如中山陵、夫子庙、博物馆、长江大桥、古城墙,还有南京的几所著名的大学校园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我们俩骑着自行车(我骑的车是他同学的)绕着好友事先计划好的路线,一个景点接着一个景点地逛,中途还出点意外,自行车龙头突然坏在了山上,不过还好第一天下午就修好了,那些景点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场景如在昨日。我想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和老头去故地重游一下。作为假期的终结处,老头把我带到我最喜欢的地方——书店,那个是南京很有名的“先锋书店”,里面的书都是按原价出售,不过为了留个纪念,我挑了这本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法国作家加缪的代表小说集《鼠疫》与《局外人》合本,并且在书的扉页上盖了一个书店的萝卜章。
《鼠疫》这部小说,当时书买来的时候,就打算开始看,结果看了十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也许是翻译的问题,我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理顺关系或者说是把自己完全带入到看小说那种入迷的状态中去。因此就一直把它搁置在我的书架上,中间我整理了几次书架,也试着重新阅读,也还是没有进入那种阅读状态,直到两天前拾起书看时,后来借助手机下的同名电子书,方便阅读,才完完整整读了一遍。昨晚读完后,很受震动,被书中主人公的行为和书中几个细节和人物所打动,为书中所表现的友情所打动。
书中的主人公名字叫里厄,他是一名医生,后来书的最后一节透露本书是他写就的,他以经历过鼠疫后的客观者的态度描述了在一座名为奥兰的小城里从鼠疫开始直到结束的故事。里厄医生在鼠疫开始直至结束,一直奋战在医疗的第一线,他同几位朋友努力做好抗击鼠疫的工作,而他的一位朋友却在鼠疫快结束之前,被鼠疫无情地夺去了生命。本书里有大量的篇幅讲述着,人们在鼠疫来临直至结束的内心想法与变化,也许作者加缪在写作时,是在映射着他处的那个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的心理变化在书中得到了贴切的描述,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发生在我们国家的“非典”,那时候我虽然还小,但后来回过头来,从媒体获得的消息了解到人们当时也是从那个状态过来的,也许那个时候,医生这个职业如此崇高,这也让我心里对那时的前辈由衷佩服。
书中的语言并不是很通俗,需要很有耐心地阅读,也许在理清关系和了解故事的脉络后,大家都会被故事所吸引,也会被人物所打动,里面有三个场景让我很感动。第一个是里厄医生问母亲对鼠疫害怕么?母亲平静地回答,“到了我这个年纪,没剩下多少东西值得害怕了。”是的,母亲活了这么大岁数,对待死亡表现的很坦然,她只希望照顾儿子,希望儿子安然无恙;
第二个场景是里厄和朋友塔鲁的对话,里厄说明了他从医的原因和理由,也许作为同行来说,我与他一样也有当初选择从医的理由,因此也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第三个场景是塔鲁在去世时,里厄不忍去看,泪眼模糊,塔鲁是里厄医生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工作,一起聊天喝酒,一起违反禁令跑到海里游泳。当面对好友的离去,心中的痛苦无以名状。是的,伟大的友谊就是这样,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和瑞德,世界上难得有一个懂你知你的朋友,离开的痛苦只有自己默默承受。
还有在鼠疫爆发时如局外人想着离开的记者郎贝尔,在爱情面前的纠结的选择,最后他暂时忘掉离开小城的想法,加入抗击鼠疫的工作中,还有治安法官奥朗得知儿子被鼠疫夺去生命,志愿加入志愿者的队伍,还有牧师,还有医生的同行努力研制抗鼠疫血清,等等。 《鼠疫》是部伟大的小说,它向我们展示了在灾难面前,一群默默战斗的无名英雄,在亲情、爱情、友情间的抉择与付出,正如里厄医生的老病人说的,鼠疫就是生活,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在一件件的影响生活的事件中,书写着人生。
最后,感谢我的好友老头,咱有空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