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包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
准确一点,应该是他的未婚妻。包小包是我的发小,我妈和他妈是少女时代的情敌后来成了闺蜜,所以如果不是因为我俩都带把,也许我俩会被凑成一对。
总之包小包跟未婚妻吹掉的事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我们小区。大姨大妈们纷纷绕开包小包一家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此事雄踞我们小区热门话题榜已经三天但丝毫未见颓势。
其实男女分手本是一道家常开胃小菜,不至于如此热闹。只不过因为包小包他家过于耀眼以至于备受瞩目。其实都是平凡家庭不存在什么大富大贵,但每个家里多少都有些在别人眼里提不开壶的故事,例如这家女强男弱,男的吃软饭,或者这家孩子考不上大学毕不了业,或者一些七荤八素的暧昧秘辛。但用金老师的名言来说,包小包家就是两个字——完美。父母双双高薪干部,恩爱几十年鲜少红过脸(至少大家看到的是这样),包小包大小就顶着小神童的帽子,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进了市重点(恩,我是县重点),虽然后来有些波折但好歹也顺利毕业考上了地方公务员,爷爷姥爷两边各给了一套市里的房子,女朋友也接踵而来,谈婚论嫁顺风顺水,惬意和满足时刻挂在包小包一家的嘴角,风头可以说一时无俩。
结果没想女友嫌他地方公务员地方太偏,收入也不理想,包小包好不容易到手的公务员不愿意放弃,没谈拢就崩了。
整件事其实受到冲击最大的应该是包小包他妈,因为她千算万算劳心劳力安排好了一切都准备好了当婆婆抱孙子,结果没算准这个唯一变量。女方家里条件有过之而无不及,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中国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最为紧密的,因为过于紧密捆绑也容易扭曲。母亲把个人的幸福成就感绑定在自己孩子身上,因而会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孩子筹谋和安排。包小包如沐春风般进了市里重点初中后,看到花花世界后也染上了点花花肠子,吃喝玩乐谈女票不亦乐乎学习忘在一边,后来中考成绩不理想花了一笔钱进了市里的一所贵族学校,但依旧虐恋情深高考滑铁卢,包小包他妈断然给他转到县里一所比较封闭的高中给他复读,意在远离之前的环境也顺带斩断情根。大学毕业包小包和几个小伙伴创业了一阵后来草草收场,听家里的安排考了地方公务员。
包小包的人生轨迹你听起来可能觉得分外熟悉,的确,这基本是大多数体制内儿女的人生蓝本,四平八稳地毕业,在离父母身边定居,在父母的帮助下解决住房嫁娶生子等人生大事,像父母一样扎进体制里抱着铁饭碗安稳度日。至少,我妈也是这样一路跟我灌输的。包小包她妈每天灌输包小包的一路点滴对她耳濡目染,弄得她也几度火急火燎地劝我早日走上这“人间正道”。我不听她的不愿花她的钱马上买房,她气得跳脚:“你不要我这钱给谁,难不成我自己花?”我说对啊你自己留着花,她又吵又闹骂我不孝。
所以她告诉我包小包和女友分手时她的语气是有些犹疑的,好像一个棒槌打破了一个本该固若金汤的格局,于是之前固有坚守的观念一下子也松动游移起来。所以我不信赖父母权威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边缘城市的平凡老百姓,他们固有的生活经验除了相对陈旧外,他们的判断极其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而变动。看到别家孩子考研会想自己孩子考研,看到公务员安稳就希望孩子都去考公务员,结果特别是去年严打严管公务员的优越感大不如前,这些信条突然失灵,最先手足无措的可能也就是父母他们。这样背景下给出的建议,你一口全吃进去真的不觉得有问题么?
这就很像在工作场上领导爱指导下属工作一样,按道理讲站在各自业务线上的员工才是绝对领域的一线专业人员,而领导通过权力实现自己的好恶,一来外行指导内行导致结果不好看,二来在权力驱动下员工以领导好恶为第一准则牺牲掉工作效率,这样的团队最终只会尾大不掉问题重重。
其实选择向来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适合,我并非看不起朝九晚五四平八稳的人生,只是我看过很多在父母一路庇佑下非常听话的孩子们,他们也苦恼也疑虑,只是那点“抗拒”的力量还没来得及发酵就被现实面和自己的性格弱点给暴力镇压了。这个世界充满变数,即便看似再稳定的结构也会因为突来的风向而崩塌瓦解,而唯独某种程度上恒久不变的,是自己心里的判断。
你也许会说,所谓遵从本心,可你怎么知道本心会不会偏差犯错,你的本心就一定好过长辈的人生哲理么?当然不是,只不过我向来习惯给出这样不负责任的建议,因为无论是非好歹自己心里有数能做到甘之如饴。并且也会因此要求自己想得更多看得更全面,这独立思考判断决定的能力在我看来大过一切,如果这样人生依旧不济,那,咬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