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建构主义理论”(Konstruktivismus)与“无为”引发的碎碎念
文:Wei德语 (微信:weideutsch)
道家讲上善若水(Die höchste Güte ist wie Wasser.),我以为是一种在正邪之间游刃有余的状态。示弱的坚持,才能水滴石穿。温柔的不妥协,方可润物细无声。我们永远改变不了别人,更无权改变世界,所以不如从一开始就放弃这个念头,反而一切都会简单得多。
有一个朋友的父亲说,如果可以再选一次,他不会再要孩子,尽管他一直希望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亲密伙伴,可是很多时候他却不得不扮演“坏人”的角色,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因为作为监护人他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孩子犯错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而结果往往是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不但无法阻止他“犯错”,反而因此疏远了父子关系,尽管孩子长大以后会从某种程度上理解他当时的所作所为,但在心理上产生的距离却很难重新修补。
越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越是会“理所应当”地干预别人的生活。对伴侣,对父母,对子女,我们怀着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毫无保留,不求回报地付出着,为了防止对方受到伤害,我们随时愿意挺身而出。而这无私的背后往往藏着一句潜台词,那就是:“你要听我的,因为只有我真心是为你好。”殊不知,这一要求却比任何物质层面的回报都难以实现,更沉重的是那种因为做不到而产生的强烈愧疚感,这种感觉在亲密关系中形成一层透明的隔膜,看不见,却一直存在。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每个人都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系统,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于个人主动的观察及感受,因此被动的“灌输”几乎可以被断定为一种毫无正面效果或积极影响的教育方法。比如你每天告诉孩子说:“要多读书!”,自己却整天抱着手机打游戏,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他被灌输的知识(“读书”)和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手机游戏”)完全不相符,在脑中无法构成统一的体系,反而会因为家长命令式的语气而对“读书”本身产生逆反情绪。所以“不听话”的孩子不是估计捣蛋,而是他在试图构建认知的过程中左右摇摆,他的世界中充满矛盾和纠结。我有几个超级学霸的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里没有电视,父母除了工作,做家务就是看书和听音乐,周末带孩子们去看电影,放假全家一起去旅游。所以他们从来不用参加什么才艺班,补习班,个个都是心灵美,三观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满分学霸。直到所有孩子都搬走之后,夫妻俩才买了台电视打发时光。
再比如,一个青少年对吸烟充满好奇,想要去尝试。这时候家长的反应往往会用一连串的否定句如“不许抽烟!抽烟是不好的行为!”来阻止此事。殊不知“不”这个否定词本身就给了对方一个强烈的信号,比如我说“不要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那么你想到什么?一定是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啊!所以“不许抽烟”本身就会激发孩子对此事更大的好奇心。那么这类事件如何解决呢?建构理论提出,“老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也就是说,首先要以身作则,同时保持理解的心态,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有关吸烟严重后果的纪录片,或者举一些身边的实例等等。在此期间可以明确表达个人观点,但是不要站在的对立面扮演批判者的角色。假如你通过这种方式依然无法改变,那么他的行为就并非出于好奇心或对家长的逆反,而可能存在其他原因。比如他在同学中因为“不吸烟”而成了异类,受到排挤,或者他急于想通过这种方式加入某个群体等等。此时家人应该去发掘背后的原因,引导他建立个人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责备,这只会让他更加孤立无援。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构理论是一种“无为”的教育方法。所谓“无为”我理解为“不刻意作为”。也就是说,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以“引导”和“影响”为途径,不试图强制灌输意识理念。
在亲密关系中,控制情绪往往是最难完成的一项任务。因为了解,因为在乎,因为“不拿对方当外人”,所以常常忘记了克制自己,也忽略了自己的过激反应会给对方带来的伤害。而“针锋相对”只会将矛盾推向死角,越是亲密的人,越是无权改变或干预他的思想行为,因为每个人都有构建自己世界的权利。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示弱地坚持,温柔地不妥协,尽量让自己对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充分理解,尊重和接纳他人的选择。毕竟学会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才是成年人的基本素养。爱从放手开始。
最后来点干货:Der Konstruktivismus 建构主义
1. Lernen ist ein aktiver, selbstständigerProzess.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自主独立的过程。
2. Jeder nimmt die Welt anders wahr.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世界观。
3. Wissen wird konstruiert. 知识是被建构的。
4. Eine direkte Erfassung der außen liegendenWirklichkeit ist unmöglich. 对外界现实的直接描述是不可能的。
5. Jegliches Erkennen des Menschen ist anseine individuelle Beobachtungsperspektive gebunden. 人类所有的认知都与他独立的观察视角相关。
本文为Wei德语原创内容,首发于Wei德语微信公众平台 (ID:weideutsch)。如需转载至其他平台,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合作!
关于德语学习,你所需要的一切:
回复
【单词】【语音】【语法】【词汇】【文化】【经验】【口语】【听力】【阅读】【教育】【论文】【报告】【动词】【介词】【四格】【时态】【被动态】【形容词】【lassen】
等关键词,查看相关内容!
关注 Wei德语微信公众平台
weideut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