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经这样?
1. 总是想学点什么,怕不学习被别人落下,但又不知道该学什么?
2. 看到别人一年读上百本书,对自己说:“那我也要一年读100本书”!
3. 看到别人分享的书单和各种干货分享,就很兴奋,赶紧加入手机收藏夹,想着等有空了看书单上的书,却只是躺在收藏里再也没有点开过。
4. 微信里有各类型的订阅号,每个订阅号都有几十个红点,提示着你去阅读,刚开始兴致勃勃关注的大v文章一心决定要好好拜读,却没有了后续…
6. 报名了一个又一个的在线课程,学习的时候像打了鸡血,学完之后又原样还给老师了。
7. 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的在线活动,像一些100天的活动,只能坚持个10几天,就不再行动了。
8. 加入了很多会员活动,奔波于数十个微信社群……
上诉的曾经是我 也是你吗?
我们很忙,又很焦虑。我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但学习的时候又心不在焉,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学习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样?我们只是想学习,想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一些,可是学的东西又像一盘散沙,在生活和工作上用不上;看了很多文章,讲的都很有道理,却也从来没有去实践验证一下。
我们越忙碌,越焦虑;越焦虑,越忙碌……好像是一个死循环,怎么也走不出来。
然而对于焦虑,同样是是需要检索自我,从自身的根本问题出发,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感到焦虑?没有意识的去分析,恐怕确实很难发现问题,知识也不会得到修正。
清晨,我坐在书桌前,罗列那些令我不满意的现状。写到最后,我发现最不满意的是我自己。
因为不喜欢我自己,我对自己曾涉足的东西也开始不满意。我们常说,爱屋及乌,而不喜欢一样东西,也会有“恶屋及乌”的效果。
我真正不满意的是我自己。那我到底对自己哪里不满意呢?没有什么积累,是我自己的懒惰和逃避现实造成的,做事粗心大意,总想把事情做好,但都是匆忙且潦草,知识都想涉及,恨不得都能收入囊中,其实还是因为自己的固有思维,因为没有耐心去尝试、去试错。
大部分的恐惧与懒惰有关。我们常常会害怕改变,怕好不容易建立的舒适圈被打破,其实都是因为自己太懒了,懒得去适应新的环境,懒得去附和交际,涉足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如何能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呢?
好在我是爱“折腾”的人,不“折腾”无人生~遇见 一束光,方知觉醒。
曾经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看见了不同的生命状态。有过举棋不定的摇摆,纠结要不要随波逐流,尝试那样的生活后,却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向内自省,探索自我存在的意义。
最后我终于决定勇敢摘掉生活中虚伪的面具,顺从心意,成为那个真正的自己。在往后的时光里,将更多的时间和心思花在想做的事上,努力去成长。
这真是个美妙的过程,会开始有意识的去记下身边那些重要人的生日,哪怕只是一句问候或是给予一个拥抱也足够。会用平和心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风景,神奇的地方就出现了,每个人头顶上方都出现了一个“”路标”引领他们到达目的地,笑容都浅挂在脸上。
在自己一个人独处的那段时光里,无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仍是单身一人或是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回想起仍会甚觉感激,那是不计较进步快慢,得失多少与否的成长,那段和自己真诚相处,与自己和解的时光,比任何时候都让我怦然心动~
今日事:
1.购买书籍(少有人走的路)
2.小打卡和简书作点评 作总结感悟
3.每日字词练习
4.Ted视频观看输出。
5.录制喜马拉雅
今日反思:
少点粗心,加分耐心。
准备隔天的行动事项清单,备忘录停了几天了
声音些许沙哑,在朗读时,应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用腹部发力,减少喉咙的用力。
今日有点低烧,需要好的睡眠~
小仕今日金句:
得失是对孪生花
记得,每天和昨天的自己比,你今天进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