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教师结构化面试:“要认识儿童,要学习儿童”,对这种说法你如何看?
【思路分析】
随着教育的深度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本体地位。国外一名教育家就曾提出:“要认识儿童,要学习儿童”。其实这与我国新课改中提到的要“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相一致。作为一个幼教人,我们应该时刻将这一理念谨记于心,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以幼儿为中心”首先要求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儿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儿童作为一个不成熟的个体,需要我们能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但是从现实来看,以幼儿为中心仍然任重道远。比如现在的小学化现象就是没有做到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虽然很多的专家学者都提出“去小学化”,但是小学化的热潮只增不减。什么叫小学化呢?这里参考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老师的期刊,得出:所谓小学化就是指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手段照搬小学的一套,让孩子提前接触小学的东西。
1.关于小学化的原因有很多,这里列举几个不同角度的分析:
第一,社会功利主义的读书风气。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对人的影响深远。现在人们也是渴望通过读书这样的途径改变自己孩子的命运。
第二,家长教育理念的不正确。家长都渴望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于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要求孩子在幼儿园要学习大量的读写算。在之前的教师资格培训中,有个老师和我们聊天,她所在的农村幼儿园,家长评价老师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孩子能不能顺利的从1数到20,会不会加减算术。否则家长会到幼儿园中来找你询问。这些啼笑皆非的事不是个案,反映的是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家长的这种“高要求”是助推小学化的催化剂。
第三,幼小衔接的不合理。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是个双向互接相互靠拢的过程。幼儿园和小学各自为政,缺乏联系就会导致幼小衔接出现问题。
2.关于小学化的问题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政府角度:加大对幼儿机构的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非法不合格的早教机构;
(2)幼儿园角度:①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幼小衔接。②进行家园共育,定期开展家长会和家长沙龙等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3)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以幼儿为中心还需要我们能够向儿童学习。现在我们提倡师幼关系是“教学相长”。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在师生良性交往互动过程中,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所以良好师幼关系的建构需要我们幼儿教师树立平等的师生观,学会和幼儿合作,消除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中的刻板印象。学会向幼儿学习,从而共同进步。
【答题应用】
以幼儿为中心是一个万能的措施类题目。在幼儿教资面试中,我们可以运用这点,从这个角度进行扩充,并且还可以联系教育热点小学化的问题,做到理论结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