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日,蝼蝈鸣。
又五日,蚯蚓出。
又五日,王瓜生。
立夏,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万物至此皆长大,
故名立夏也。
七首诗词
为你打开盛夏时节的篇章
共享夏日清凉
《小池》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
这首七言绝句广为流传,小孩往往能朗朗上口。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
整首诗小巧、精致,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在中国文学史上,杨万里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其一生作诗两万多首,诗歌多吟咏自然景物,笔调清新,构思新巧,被誉为一代诗宗。
《幽居初夏》出自南宋诗人陆游。
这诗是陆游晚年后居山阴时所作。全诗紧紧围绕“幽居初夏”四字展开,四字中又着重写一个“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
湖光潋滟、山色明媚之处便是诗人晚年安居之所。槐柳交错形成的树荫下,幽幽小径蜿蜒曲折。湖水充沛,湖面上白鹭翩翩;草叶茂盛,湖畔处鸣蛙处处。此时新笋早已成熟,辛夷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尽管万物盎然,想到人之暮年,昔日旧交悉数零落殆尽,竟再无一人可品茗谈心,共话当年,不觉黯然神伤。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其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阮郎归·立夏》出自张大烈。
绿阴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一片初夏时节的景象宛然在目。
仰看雏燕惜花,双衔归梁,恍觉物各有情,不禁酒后诗兴大发。词以写景为主,而作者兴会,亦在其中。
张大烈又名张澄江,出生于长泾镇望族。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29年留法深造。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艺术。
《初夏》出自南宋词人朱淑真。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
前两句“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在夕阳下尽情地鸣叫。“清影”和“幽窗”,“竹摇”和“禽噪”,有静有动,真是绘声绘色。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使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后两句将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
全诗寄情于景,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她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词人、女诗人之一。其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因志趣不同导致夫妻不睦,从而抑郁早逝。
《初夏即事》出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
茅草屋沿河而建,石桥下的小河蜿蜒曲折,河水汩汩流入西边的池塘。晴朗明媚的日子里滋生的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适逢初夏时节,绿荫盎然,青草幽幽,远胜过百花烂漫的春天。
置身于这样的初夏景色中,诗人有感而发,便写就了此诗。
众所周知,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
《初夏》出自姜特立。
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叶浮在水面上,呈现出一片翠绿;随着柳絮的褪去,暮春也已结束。此时正是清和明媚的好时节,柯叶娇嫩,晴光正好。也难怪诗人会发出“正是清和好时节,嫩柯娇叶媚晴天”的感叹。
姜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客中初夏》出自司马光。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居他乡时所作。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一场雨水过后,天刚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这样的时节,已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着太阳盛开的葵花。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编辑:豆包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