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无忧》一文里说到“大仁者,方方面面的道德道理都具备,当然无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仁的范畴是什么?如果引用孔子的分类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是不是可以理解人分为“智者、仁者、勇者”,拥有智慧的人管理国家,拥有勇敢的人治理国家,剩下的中间地带人群,也就是老百姓们就是仁者。
曾经,一位资深的书法家给我写了一幅“仁者寿”书法,送给我百岁人瑞的奶奶。那时候我认为只有像我奶奶这样德高望重的老人才可以称之为“仁者”。然而,“梁启超先生对仁的解释:仁,既是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人与宇宙成败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与得失的关系。”这样理解,“仁”不仅仅指一个人的德行,还有人与世界的关系,这具有更广泛的定义了。
作者对“仁”的理解更进一层“我对梁先生此解释有另外的理解:孔子原话中的仁,到底是与人的关系还是与宇宙的关系或是与得失的关系?如果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情感教育。如果是人与宇宙的关系,应该是世界观的教育。如果是与得失的关系,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看来,我们要达到“仁者”层面,不但拥有正确的“三观”,还得拥有高尚的情操和才德才行。
“仁者”为什么无忧?如果仁者是老百姓范畴,肯定要为衣食住行而忧虑,这是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这里作者提倡的是精神层面的忧虑。“仁字,左边是人字,右边是二字,同情,友爱,明显指人际关系。如果属于情感教育的仁,人际关系的秘诀,第一要遵守公德,这是道;第二要吃得起亏,吃亏才能合堆,这是德。大凡人际关系好的,肯定是守道守德出色者。大仁应是大德教育,包括情育、世界观育、价值观育、人生观育。”一个人,在社会行为中既要守社会公德,还要守得住道德底线,在人际关系中又吃得起亏,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才能成为仁者。所以“大仁者,方方面面的道德道理都具备,当然无忧。”
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