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爾斯泰認爲,事實的數量實際上是無限的,我們不能瞭解所有的事實。選擇是必要的。於是,我們可以讓這種選擇取決於我們的好奇心的純粹任性:讓我們自己受功利的指導,即受我們實際的需要、尤其是道德的需要的指導豈不更好;與數我們行星上的瓢蟲數目相比,我們難道沒有更好的事去做?(Poincare)
托氏畢竟不是一位科學家,他更多地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待世界,而對科學的研究對象和科學的發展原因缺乏足夠全面的認識。科學的研究對象是這個世界,而基石之一是這個世界是有規律的,科學的任務就是尋找世界的規律。事實是無限的,但在無限的事實裏能尋找到有限範圍内的規律。從哲學上講,無限和有限是一對矛盾,它們雙方是對立統一的,而不是無限凌駕於有限之上,沒有有限,焉有無限?對於個體的人而言,其生命、智能是有限的,但其所能接觸的客觀事實同樣是有限的:人的一生只能讀有限的書,走有限的路。同樣,若說客觀事實是無限的,則某種意義上人類社會或者是智慧生物同樣是無限的:因爲生命是世代延續的,有限的個體在代際發展中形成了無限的群體。在無限和有限兩個維度上,人和事實均能有對應。因此,客觀事實總體上的無限性不應該成爲阻礙人們探索世界的絆脚石,因爲有人類社會的無限性作爲科學研究的基礎。
科學的發展原因是人的智能的代際積纍,是人類不斷思考不斷積纍的結果。若完全以自己的好奇心和實際需要為行動指引,則如彭加勒所説,人類便不會比蜂蟻有更多的進步。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種,數千年來不過是生理結構上有所變化,但人類發展了數千年后,卻建立了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原因何在?就在於人類注重智能的積纍。每一代人透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得到經驗和知識,並將其積纍下來,提供給下一代,作爲下一代可以後天獲得的一種“本能”。人類在將只是和經驗逐漸化爲自己的“本能”的過程中,便是人類自己獨特的進化方式。如今人類之所以懂得思考,擁有如此多的技術和知識,并不單單是哪一個天才的發明,而是如牛頓所説,“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所以科學目前沒有盡頭,其實是因爲人類的發展目前還沒有盡頭。托氏的人文主義精神過於聚焦于個人的角度,而忽視了整個人類群體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屬性。數瓢蟲的數目不是科研活動,而透過研究和調查估計出瓢蟲的數目才是科學家的選擇。因爲科學不是靜態地死板地去感受這個世界,而是積極主動地用科學方法去探索世界。
文竹
20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