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艽野尘梦》有感(《安石留白随笔》20190603)

      今人只知沈从文,曾读《艽野尘梦》有几人?

        话说"沈从文先生以前是这位军人的贴身中士小书记,本是乡痞浪荡子出身,受其熏陶爱上了读书,乃至终生笔耕不辍,后得其资助赴京求学,做了文人。那个小书记名为:沈从文。"。。。芸芸世人只津津乐道于沈从文,不知其师陈渠珍。芸芸世人只知经典名著《边城》,不知有《艽野尘梦》这本奇书。"~~~此段文字引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艽野尘梦》。

        此书于1937年出版刊行,距今已83年之久。彼时的中国,正是爆发日人侵华、国共对峙的关键时刻,在国家民族都遭遇到巨大生存危机和挑战的时代,这本本应引起轰动的纪实文学作品却随着时代发展而悄然无声的不为人知。

        毕竟,金子总要发光,只是早晚罢了。历经沧桑磨难,这本奇书也逐渐引起今人关注,我们所要讨论和交流的就是这样一本"往事越83年,而今仍有价"的一本好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掩卷沉思,这本书带给人的是混乱年代无情社会的一段传奇的有情故事。

        此书描写的是曾被誉为"湘西王"的陈渠珍先生,于1936年赋闲于长沙时,回忆其1909-1912年进出西藏生死经历的文言笔记体纪实作品。在此过程中,历经入藏平叛,抵御英俄窥探,维护国家和藏人利益,穿行青藏高原,遇到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在此过程中,遇到自然和人性巨大挑战的故事。

        生存,是各个年代的主旋律。

        人性,是恒古不变的故事会。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渠珍的女儿陈元吉曾回忆说: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她的父亲因读书自修、严格自律而成为一名有良心、有仁德的军人,对子女要求极严,对曾经的藏妻西原念念不忘,并在子女名字中加以纪念,有情有义弥足珍贵。

        恍然间,我脑中浮现出的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眼前浮现出纳兰性德所描述出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于无常处知友情,于有情处知众生"。

        无论古今,真情实感永远叫人同情同感,寥寥几笔,聊以纪念:

        今人不念往时艰,

        千里荒原涉险滩。

        九死一生无所忌,

        藏女柔情留人间。

        昔人策马啸西风,

        雪压枪头马蹄轻。

        艽野尘梦今何在,

        掩卷沉思格桑花。


        该书以文言文记述,读来易懂明义,记下一些东西权以开卷有益:

1.履霜冰渐:踩着霜,就想着冰雪马上就来,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其实也是管斑窥豹,细致观察,早有预见之意。

2.太阿倒持:倒拿着太阿(宝剑名),比喻把权柄给人家,自己反而收受到威胁或祸害。寓意要注意把握好自身安全与权势,不可轻易授人以把柄或权利,以备慈心所害。

3.乱世需用重典,法极然后施恩。亦不得已而为之,非吾嗜杀也。

4.“瓜代之期”的本来意思就是瓜成熟之后,让别人来代替,也叫作“瓜熟而代”,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否则可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5.书中赵尔丰平定边地经验:逢岩莫跳,逢拐莫行,深林密菁放火,中途半夜劫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火红一树花, 灿烂五月天。 应知叶底根须, 辛苦又一年。 花香只报人世, 花落却为尘泥, 花魂有谁怜? 宇宙无穷事...
    曹焕甫阅读 262评论 2 1
  • 昨日之笑 今日可否续上 再笑 还是怕生失了灵效 ☞未君
    伊晨9102阅读 465评论 5 12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二节书,是孔子示人...
    止曰書房阅读 529评论 0 1
  • S小姐和C先生谈恋爱三年多了,感情基础虽然牢固,可是S小姐还是一吵架就上火的急脾气,喜欢提分手。 她的朋友也常常告...
    小蛮的理想世界阅读 70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