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里有一句话:痛苦是认知的壳的破裂。以前我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最近才深有体会。事情要从我开始决定从事医学英语的翻译开始,买了两本书一本是《Brain rules》,另一本是《Pride andPrejudice》。两年前我在网上观看梅迪纳教授介绍大脑规则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时,便一下子被里面的非常科学的教育观念所吸引,想了一年的时间,正好有一段时间对英语特别的感兴趣,故买了一本纯英文版的《Brain rules》。然而我的英语阅读能力不光受词汇量的影响,还常常因为句子结构很难将一句话翻译的通顺流畅。半个小时看一页,幸好有医学基础,所以里面的内容大致能看懂,看了大半年,浏览了80%的内容,能记住的却只有10%。总之一回忆书里面的内容,便感觉脑子里面一片浆糊,但是里面有一点倒是记得很清楚,那就是短期记忆需要不断的重复才能变成长期记忆,我不记得,是因为我没有对这本书进行复习。
我看过很多关于读书技巧的书,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读书观: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去读书,就好比拿着各种各样的杯子和镊子将书里面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拿出来,装进大脑,若是为了排遣时间或者是做做样子,那真的就如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收获。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如果不是因为大学5年的学制,我根本就不会坚持那么长的时间。看过很多心灵鸡汤,里面有一个万用公式,只要你按照作者所说的要求做,那你就会有一个很快乐的生活,并且你会实现自己许下的愿望。在看类书籍的时候,就跟打了兴奋剂一般,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然而生活并未有半点起色,这类书籍实质上是夸大其词,效果甚微。直到我在网络上学习了哈佛大学Tal BenShahar教授的积极心理学,才意识到我们在生命中会有很多挫折,很多负面情绪,这不是不正常的,恰恰是这些负面情绪让我们感觉到哪些地方出问题了,就如疼痛告知我们的大脑身体的哪个器官组织出问题了,警示我们做出进一步的改变,适应生存。
当我们开始决定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时,总是过于乐观,巴不得立刻就能学会,而且将过程想得很简单,以至于真正开始学习遇到困难时总是感觉很有挫败感,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自己智商的负面评价。人一旦开始信仰“我不行”时,便再也不会去为问题的解决搭建新的神经连接,因为“我不行”在整个事件看来就是一个“半途而废”的句号。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的人沉下心来解决了,那便是成功,有的人花精力去抱怨别人,抱怨自己,很容易就接受了 、失败。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去观察把“不可能”经常挂嘴边的人他的生活是什么样,去观察那些遇事说“再试试”的人他的生活又是怎样。
放眼这个世界,罪犯造就了监狱和警察,乱世出英雄,同样正是因为无知才有了那么多的学校和图书馆。这样一来,你会发现困境和弱点并不是阻碍你成功的绊脚石,相反它们历练了你的意志,扩大了你对知识的需求与渴望,逼迫着你不断去打破现有观念的局限,一如洪水到来逼迫着你不断向高处奔跑。
生活到底能过程怎样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你可以过得很潇洒,也可以过得很充实,你可以像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而改变目标,也可以像Andy一样用一把小锤子和20年的时间挖通600年的通道。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循着思维习惯很容易复制昨天,突破则需要由内而外的力量。生活本应该多姿多彩,却因为思想的懒惰变得陈旧。思想的懒惰并没有真正的节省生存所需要的能量,相反在做很多事情上都事倍功半。我们每天刷微信、刷微博、追剧这些娱乐活动除了为别人增加点击率外,对于自身并未有多大的益处,我们沉醉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标,是因为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卑鄙的我》电影里面有一个盗窃金子塔的大坏蛋,他的名字叫做向量,他总是这样介绍自己:“我叫向量,对人生有方向,对目标有力量。”一个坏蛋尚且如此勤奋,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幸乎?传不习乎?”在学生时代,我们总是被家长和老师告知你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毕业以后最大的好处就是挣脱这些看不见的木偶线去决定“我想干什么”,由自我反省“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困境”“为了达到目标我该做出哪些改变”。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总会引来他人的非议,别人看不到我们的目标,也就无法理解我们的行为。而我们则需通过日常行为来反思大脑内部的思维习惯,用目标来纠正偏离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