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过很多事情,比如写日记,记录孩子的点滴成长,每天喝足八杯水,运动15分钟…许下美好的愿望督促自己去完成,是因为还不想和生活妥协,是因为对自己还有期待和要求。
从工作开始,我每年都会对自己提要求,比如第一年要考下驾照,第二年要通过一个市级课题…可是我不曾想到生活的轨迹把我越带越远,特别是生完孩子以后,有太多的事情不受自己控制。迷失过,彷徨过…失望过,埋怨过…
想想这么多年来,能真正称得上坚持下来的事情好像没有。因为不知道怎么定义坚持两个字?我觉得只有像村上春树一样日复一日地跑步从不停止,才能称之为坚持。有的人坚持早起五年,有的人坚持运动十年…想来想去,我唯一称得上还算坚持的事就是阅读。
我18岁才开始课外阅读,到现在20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我想要开始的美好的事情来来又往往,比如跑步,吃水果,比如饭后站立30分钟,11点前入睡,比如每天微笑,收腹挺背,…每一件微小事情的背后都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可是真的坚持下来有多难。阅读其实也是时断时续,有时会每天都阅读,有时隔了一周才看了几行字。但唯有这件事在漫长的岁月中从未被我丢下。
阅读真的是件很有意思的事。一开始看的那些肤浅而鸡汤的文章,回过头去看觉得自己特别幼稚,又有些不屑。可是书与人也是有缘分的啊,20多岁时,我是看不懂《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到现在,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我还没开启,那是我在十年前买下的书。好书在不会读而读不懂的人眼里瞬间失去光泽。
这么多年,看过哲学,心理学,历史,小说,散文,亲子教育,…很少看财经类的书籍,实在是没兴趣也读不懂。几年前喜欢听于丹讲论语,可是没多久发现她的话语极尽赞美和绚丽,反而没有我喜欢的朴实无华。现在喜欢读蒋勋,台湾很多作家的文字真的很有烟火气息又不乏对美的追求。
这么多年,我从一个敏感,自卑,不快乐的人逐渐变得开朗,经得起玩笑,书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成长。人生中谁都可以来了又去,只有书一直在那里。
但是这两年我发现自己的阅读处于瓶颈期,我知道想要阅读对自己有更大的提升,是要做功课去学习的。比如做阅读的思维导图,读后的思考汇总等等…甚至解剖一本书。可是好累啊,人到中年,有时看书纯粹是为了取悦自己。想起读师范时,同桌躲被窝里一夜看好几本言情小说的日子,我现在竟然对那时的她羡慕不已,有些东西错过就是错过了。
错过言情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错过各个经典的世界名著,也错过红楼梦…
所有的错过成就了现在的我,人生没有假设。努力过好现在的每一天,读好每一本书,就是对美好生活最好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