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思婷一起去了明德华兴中学见习,一共听了一节德育班会课和五节语文课,最后还意外参评了一堂初三语文老师的课,真是受益良多。下面我就用“德育为根”、“语文为本”、“进取为要”这三个关键词对今天的见习感悟进行一个小小的总结:
首先,教学要“德育为根”。教师要用教书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就是育德,就是教人做人。这一点,我在该校备受启发。原因有三:①学校德育环境好。比如,一进校园映入眼帘的便是载有七德的“曲子湖”水,让学校顿时充满灵气,人生品德最美不过“上善若水”。再如,随处可见的校训“艰苦真诚”和“磨血育人”的师德标语等这种隐形课程都安排得恰如其分。②学生德行展示多。大部分的学生见到我们都会微笑说声“老师好”,有的学生还会主动热情帮助我们解疑答惑,更有甚者看到我们后还特地去大声告诉班上老师和同学,说:“我们有客人来啦!”还有,在上《饮酒》这一课时,王老师说口渴,学生就主动把自己的水给老师喝,还递纸擦嘴。③教师德行素质高。据初三语文老师萧翊杉老师说:“学校从孩子初一军训就开始进行专门的德育熏陶。”学生如此懂礼貌,离不开老师的善教,善教的老师离不开言传身教,而且该校正在打造专业化的德育教师队伍。确实,在这一天的见习中我们有意无意地看到了一些德行很好的老师。比如,有个班主任无意中看到我们的凳子坏了,她就主动去办公室给我们搬来新凳子。再比如,在评课的时候,有一位美丽的年轻女老师在对萧老师提建议时就很会注意照顾萧老师的感受,并不断帮他打圆场说:“若是出现了小瑕疵时,那也是因为紧张。”这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很有口德的人,所以我们感觉听她的话如沐风。
其次,专业要以“语文为本”。将来的我会是一名语文老师,那我不能忘记语文这个根本。今天把初一到初三中五个班的语文课都听了一遍,发现每个老师都在各显神通,王丽华老师彰显了老教师的功力,赵老师表现了他的幽默风趣,欧阳老师展露了她的习惯教养,萧老师展示了他的书法艺术。尽管各有千秋,但都有个共同的追求,就是都以“语”和“文”为根本,原因如下:①语文课堂师生主重“语”。老师如何用语言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如何有效与学生沟通,如何在让学生学会沟通等,都是“语”的魅力。还有,学生怎么与同伴及老师交流、怎么回答和有效评论等,都离不开有效地“语”。简单地说,语就是好好说话,就是会沟通。②语文课堂师生也重“文”。语文课堂以教材为基,师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学生借课文写己文。再之,怎么把字写好,怎么把书面文章写好,怎么把口头文章做好,怎么依文渗透中国文化,怎么通过文章去明道等,怎么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都离不开“文”之妙功。
最后,求学应以“进取为要”。学不能已,君子应自强不息,所以接下来,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①学习德行。德乃立身之本,向该校学习他们的德育特色理念。不要把德行只肤浅于行,而要内化于心,更要静心立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自己每天的学习要以德行为先,做人为先。每天学习德行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②学习谦卑。“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我要真诚地向思婷学习谦卑和勇气,向学生学习活泼与新意,要不断拓宽自己的心量,用随喜心替代嫉妒心。③夯实基本功。不仅要努力让自己能说会写,也要善让学生能说会写。关于“能说”,比如可以向点评老师学习谦词、条理表达和灵活地引经据典,向王丽华老师学习诗意引导语,向初一老师学习幽默教法。关于“能写”,可以向萧老师、欧阳老师等人学习。④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多用(说或写)出来,多做研究(文本、生活、教学等),让研究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努力让自己更专业化。
总之,这是意义非凡的一次见习,感恩今天遇见的所有人与所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