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到胡适先生1960年在台南某大学的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瞬间路转粉,被先生的智慧所震撼。
正如今天我们常常自嘲有病,原来在那个时代就初见端倪。
56年前,胡适先生就给大学毕业时的我们,指引了未来人生发展方向,送给我们最具有操作性的治病药方。
今天看来,先生的话依然这么的受用,在现实中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他认为我们毕业后进入一段新的生活,是自己撑起肩膀来挑担子,所以,他眼中这个阶段并不叫毕业,而是叫“始业”。
他建议随身携带防身药方,还很开出了有趣、有料的三味药。
02
第一味药叫“问题丹”。
胡适先生讲:“离开学校后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又有趣的问题在身边作伴。”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善待自己的问题,就会懂得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答实际中或者理论中的困难,你总要想办法去解决它。”
我想,只要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就有继续不断学习知识的可能。
书本、仪器或者工具,都不可能与你时刻随行,但问题会。
时常问问自己,心中还没有解决问题吗?
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可能会是你发展中的大问题。
这个阶段的问题解决了,下个阶段我们又面临哪些问题?
总会有些问题萦绕在心头,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去解决,这就是生命的真相。
03
第二味药叫做“兴趣散”。
胡适先生说:“每一个人进入社会,总得多发展一点专业职业以外的兴趣——‘业余’的兴趣。”
这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斜杠青年吗!
这些人八小时之内有一份主要的职业,八小时之外有一份利用闲暇时间不断深化和发展兴趣,慢慢的,真的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
甚至,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兴趣,会比他的本身职业成就更高、更重要。
在互联网时期,这种在业余兴趣中得到成就和不断发展的人,往往通过“头部效应”在一个领域里迅速传播, 最终成为某个领域的公知或者意见领袖。
我所理解这种兴趣,则可以让你对抗单调的职场生活。在下班后的生活里,能为自己找到有趣、有用的兴趣点。
它会让你觉得,自己的人生既是在最平凡处,也能闪闪发光。
因为你的生活总会因为兴趣会变得更加有趣。
04
第三味药叫做“信心汤”。
讲真,胡适先生是那种可以看清趋势,预见未来的先知。
他说:“我们生存在这个年头,看见的、听见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们悲观、失望的——有时候竟可以叫我们伤心,叫我们发疯。”
“这个时代,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没有信心,我们真要发狂自杀了。”
“我们的信心只有一句话:努力不会白费”,没有一点努力是没有结果的。”
想一想,如今多少人走在抑郁的路上,自觉不自觉的选择结束生命,其中很多人还是在某些领域里成绩卓著的人。
没有信心,如何面对这个看似寒冷而悲壮的现世薄情?
为什么今天励志类的鸡汤文,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
现实太累,人生短暂而辛苦,大家都需要给自己一点信心。
所以学会喝别人的好鸡汤,并学会给自己熬健康鸡汤。
付诸行动后,信心汤的功效就开始一点点起效了,终可治愈。
05
从胡适先生开出的三味药药方,其实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学会自救,才能救人”意味,这也许就是先生留给我们的思考吧!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只有确保自己健康的同时,真的才可以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这可能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每一个人内心真实的写照。
当我们感到迷茫和失意时,服用胡适先生开出的药方,“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颗粒丸、冲剂加中药汤,外国人可能不会懂这么神奇的中医方。
中国人的病更适合用中国的药方对症下药。
当你学会用这三个药方,成为自己的医生,为自己打造金刚不坏之身。
你会成为一个强大的人,还可以成为一个可以自救,并能帮助别人的人。
本文作者妮妮:
喜爱阅读各类好玩、有趣的书。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一个逗比的斜杠女青年,擅长脱口秀的文艺美妈,超级路痴,以至于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不断迷路又重新上路,坚定的阅读推广人,亲子教育的终身践行者。
本文图片选自网络,向原图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