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认错,就算是问责吗?

1该是谁的责任

张明凭借自己突出的销售业绩,这个月终于晋升为部门主管。在一阵沾沾自喜后,他发现管理团队远比应付客户还要操心,常常是拳头打在棉花上,下属们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今天快下班时,张明收到财务部送来的月度报表。上面显示这个月部门里的多笔应收款没有到账,张明瞬间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后果是什么。不仅仅是部门奖金全部停发,恐怕他自己也要被老板请去喝茶。一想到这里,张明心烦气躁,决定趁着这个机会,给团队成员们念念紧箍咒。

于是,他立马召开部门会议,将这份报表扔在大家面前。下属们看到报表后,相互对视几眼,纷纷选择了沉默。张明的怒气更高了,大声问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不说清楚,就不用下班了!”空气变得越来越凝重,有人忍不住先开了口,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来。

“我也催了好几次,可是客户迟迟不付尾款,我也没办法!”

“之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发货晚了,客户就说要压款一段日子。”

“同行现在都是压款的,您又不是不知道!”

......大家七嘴八舌,都把责任都纷纷往外推。张明听完一拍桌子大声囔道:“你们自己就没有问题吗?”下属们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吭声!

02责任的尴尬

在我们的团队管理中,信任和问责是任何一个组织最重要的两大文化。信任使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感,实现一致认同的愿景,而问责则是确保执行任务的方法得当,从而实现愿景。

但是说起“问责”,很多的管理者认为它是个贬义词,是出现错误后要执行的一套追责的措施。所以,在现实的问责过程中,双方往往都是剑拔弩张的状态,一方在逼,另一方在躲,想尽一切办法来“论证”问题都是他人造成的。问责变成挑刺、逃避的代名词,离我们想要的高绩效管理问询早已渐行渐远!


03问责的秘密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问责?

当我们在团队管理中讨论责任、规则和纪律时,问责的初衷是希望对方能够清晰自己既定的目标,发现实际行为结果与预期的差异,能够弥补或降低损失,并防止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这应该是一次开诚布公的交流。只有清晰彼此的责任和权力,才能更加出色地完成任务,真正掌控完成工作的时间和方式。

在这一点上,《先发制人》一书中,描述了海豹突击队在训练之初的问责尝试。

“从第一周开始,我们在整个训练周期中,都会执行一个匿名的同侪评审程序。你可以匿名地列出表现优秀的和表现较差的学员,并有机会解释你的理由。

教官们决定学员去留时,同侪评审的结果会有重大的影响。那些得到同侪差评的学员通常被提交到训练委员会上予以审查。教官们约谈学员时,会问询同学门为什么给他差评,以及他对此有什么感受。教官们不单是想获得在“正确”答案,更关注他被问询时的言行举止。假如这名学员未能表现出应有的虚心认错和诚恳的上进愿望,那么他的训练生涯也就走到了头。”

海报突击队不仅是对战士的作战能力要求高,同时也在意他们是否能够时刻清晰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他们认为让原本表现出色的学员得到差评,也是一种惊人的驱动力,可以激发他们顺利完成任务。

所以,问责的价值在于回归目标。我们在管理中的问责,不仅仅希望对方有一个认错的态度,更重要是帮助对方从失误中找到警醒的方向。


03问责的方法

毕竟问责不是让人发泄不满和表演给人看的舞台,需要更多的是解决方案。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处理,都远比发脾气来的有效:

第一,结果驱动。问责的起点是清晰界定彼此所期望的具体成果,而不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只有在一开始准备执行任务时,双方达成了共识,才可能在任务出现失误时,谈及“问责”一事。

第二,勇于表率。问责是双向的,不能只要求下属去履行。如果管理者也能公开承认失误,团队成员也愿意做出尝试。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袖,即使规则的制定者,更是践行者,团队中的失败一定也有自己需要反省的地方。

第三、能力培训。下属工作出现失误,很多时候不一定是态度,也可能是对任务本身缺乏经验。管理者需要提前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培训,否则问责就是天方夜谭。同时,不仅是要教给下属“如何做”,而且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去做。只有目标和能力关联到一起,效果才能发挥到极致。

第四,关注行为。一旦出现失误时,不要一味地强迫对方认错,而是帮助他回顾事情的本身,从中吸取教训,并启发对方找到哪些是他本人可以立即弥补的行为。只有员工亲自去挽回,才能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减少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再次强调,人人都会失误,包括管理者本身。问责不应该是出错后要执行的一套追责措施,最多只属于其中最小的一部分。管理者唯有帮助对方重拾信任和责任,团队才能更高效能地走向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2,456评论 1 45
  • “明明,你试试这个镜架,戴起来比较好看。”,明明的姐姐手里拿着三四个镜架,耐心的帮明明挑选着。 “老姐,这大晚上的...
    梦大叔阅读 835评论 0 48
  • 一个人的犯了错误如果没有得到修改和指正,简单就过去了那么其他人也会觉得她也可以这样做,久了会有更多的人效仿。一旦出...
    小苹果安妮阅读 261评论 0 0
  • 民以食为天的真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总会带给人一种别样的回忆或感受。记得小时候,因为要早早地背上书包上学堂,妈妈总会...
    悄然Edward阅读 277评论 2 8
  •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 童年的记忆,6、7岁前,我能记得的只是几个零星的画面…… 其他的,记不住,也联...
    绍然Will阅读 1,38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