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初春》

徐灿《踏莎行•初春》原词、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踏莎行•初春

徐灿①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帘宛转为谁垂?金衣飞上樱桃树。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夕阳一片江流去。碧云犹叠旧河山,月痕休到深深处。

【注释】:

①徐灿:明末清初女词人。

②金衣:指黄莺。

踏莎行:词牌名。莎,音suō。

春魂已作天涯絮:春天的精灵已化作柳絮飘向天涯。春魂,春之精灵。

晶帘:水晶垂帘。

金衣:指黄莺。

故国茫茫,扁舟何许:故国不知消失在何处,任凭小舟漂流,不知将飘向何处。故国,指明朝。

碧云犹叠旧山河:美丽的碧云,覆盖的仍是原先的河山。表示山河依旧,却已改朝换代。

月痕:月影,月光。

【翻译】:

芳草才吐新芽,梨花刚刚开放,春天 的精灵却已化作柳絮飘向了天涯。黄莺已 经飞上樱桃树,晶莹剔透的水晶垂帘还为 谁垂挂? • 如今故国已不知消失在何处,犹如漂泊的小舟,夕阳的残照,不知自己将飘向 何处。白云悠悠,笼罩的仍然是过去的河 山,却早经改换了朝代。明月啊,请不要 再照耀那河山的深处了吧!(免得清晰地 呈现出残山剩水,令人痛伤!这就是徐灿梨花带雨。

【赏析】:

“芳草才芽,梨花未雨”,八字写初春景象,神貌毕至。这是春愁还远未滋生的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骚人墨客准备好了无数瑰丽的辞藻来讴歌美丽的春日,可徐灿笔下却是一片萧瑟伤情。“春魂已作天涯絮”,“春魂”写其悲凉,“天涯絮”则隐隐逗出“山河破碎风飘絮”之感,其实乃是心造的幻境。惟有此幻境,“晶帘宛转为谁垂”之疑惑、“金衣(即黄莺——作者按)飞上樱桃树”之跌宕就别有意味,预示着在词人的心中,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初春。

故国沦亡,身世浮沉,作者和她的丈夫应该选择“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安定城楼》)之路,可是那一叶扁舟又在哪里。赵宋遗民张炎曾写道“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甘州》)的凄恻词句,而徐灿面对的仍然是那一轮夕阳,天上碧云,层层叠叠,依稀做出旧日山河的模样,那无情的月亮不要照到山河深处,免得清晰的呈现出残山剩水,令人痛伤!这就是徐灿笔下的初春。

词的上片景中寓情,下片情中带景,章法井然,笔致蕴藉,传达出沉郁悲凉的时代感觉,因而获得高度评价。如谭献《箧中词》云:“兴亡之感,相国愧之”,带入陈之遴,所评极精审;又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赞其末二句云:“既超逸,又和雅,笔意在五代北宋之间”,亦得个中三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余潇这段算不上爱情的爱情,还没有发芽便枯死的爱情。就这样不似结尾的结尾了。 她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
    天雪临梵阅读 1,683评论 0 1
  • 当别人以为你是好人 “你可以帮帮我吗?” 这个在西藏旅游中途中认识的女生让我打电话给她,她说的主题语就是这个。 还...
    Calvin张家渝阅读 2,91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