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太太”,鲁迅散文《琐记》中的一个人物,是鲁迅老家绍兴人,她的儿子比鲁迅大三四岁,算来衍太太应该比鲁迅母亲大几岁吧。
关于衍太太,文中提到这样几件事,第一件,小时候的鲁迅与小伙伴们淘气,冬天天冷,水缸里的水结了薄冰,他们早晨起来便吃冰玩耍,换作别人,比如沈四太太,就会阻止鲁迅他们:“不要吃冰!会肚子痛!”而衍太太却不会,她会笑眯眯地鼓励孩子们:“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
第二件,年幼的鲁迅去衍太太家里玩,其时她正在与丈夫一起看书,看鲁迅来了,便将书塞在鲁迅面前,叫鲁迅看:“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鲁迅看书上画着房屋,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却又不很像,正迟疑间,她与丈夫就快活地大笑起来了。
第三件,其时鲁迅十多岁了,与小伙伴一起比赛打旋子(大概就是站在地上原地旋转玩耍吧),看谁旋得多,衍太太见了,就在旁边帮着计数:“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忽然正旋着的阿祥跌倒了,恰好其婶母走过来,于是衍太太就接着说:“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第四件,孩子们玩耍时不小心将头碰肿了,若回到自己母亲那里,必定会受到训斥,好一点的是给擦一点药,不好的不但没有药擦,还要吃几个栗凿、挨一通骂,到衍太太那里却不会,她必定立即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肿处,称这样不但止痛,而且将来不会留瘢痕。
最后一件,其时鲁迅父亲已去世,鲁迅仍常常去衍太太那里,此时不是玩耍,而是去闲聊,鲁迅称手里缺钱用,于是衍太太怂恿鲁迅:“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鲁迅称母亲没有钱,衍太太就说可以拿家里的首饰去变卖,鲁迅说家里没有首饰,于是衍太太称:“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家里橱柜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不到一个月,就有流言传出,鲁迅已经偷家里的首饰去变卖了,对此,鲁迅自己也在文中称:“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
小孩子稚嫩,心智尚未成熟,不懂得冬日里吃太多的冰对身体不好,衍太太却鼓励他们多吃;旋着玩儿有一定的危险性,衍太太不加提醒,反而在旁边加油鼓劲,待跌倒的小孩的亲属到来,却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至于她与丈夫一起看的书,不用多说了,成年人都懂,她却叫一个小孩子看,自己与丈夫在一边取乐,丝毫不顾忌小孩子的心理健康。
污蔑鲁迅偷家里首饰,更看出她心理的阴暗与龌龊;用烧酒调水粉搽肿处,我怀疑她也没安什么好心,只是限于医学知识,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也不知文中“水粉”的具体成分。
现实生活中,这样心理阴暗的人也很不少,笔者初中上学时,有一次迟到,在门外喊:“报告!”,门内的老师明明听到,却就是不答应,那时候迟到,老师不叫进教室,学生是不敢进去的,于是我在门外站了半节课,那是冬天,寒冷倒还在其次,那种被集体排斥、拒绝才是一种羞辱,也是老师的法宝、对学生的惩罚。
那时同学们家里普遍生活水平不高,刚解决温饱吧,有一台录音机就是奢侈品,就是那种上磁带的老式录音机,有一次课堂,也是这位老师,问我们大家:“谁家里有录音机?请举手!”举手者寥寥,我就是其中之一,于是老师吩咐我:“将录音机明日拿来,考试听录音用(英语听力)!”
本以为老师是调查一下同学们的家族经济状况,我还喜滋滋地举手,谁知老师是征用录音机,耍了一个手段。
回到家,父亲也不怎么高兴:”你的同学***家里就有录音机,为什么不用他家的?“(***是校长的儿子,校长家就在校园里住),我也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征用录音机为大家服务无可厚非,献出录音机的同学应该受到表扬,不应该在被欺骗的情况下被迫答应,更何况还要冒着严寒、拎着沉重的录音机徒步走四五里路。
先生的笔下有丑陋不堪、心理阴暗的妇人,更有善良温和、一心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藤野先生“,还有慷慨激昂、舍身就义的革命志士,而笔者的拙劣文笔,却只能用来吐槽心中块垒,想先生泉下有知,也会叹气摇头吧。
应该以先生为榜样,献出自己的爱心、唤起周围人们的善良本性,为净化社会风气、改善人际关系出一份力。
应该善良温暖,起码这样能心中无愧、安静平和、睡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