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给老人让座问题炒的沸沸扬扬。
到底是让座的人错了?还是享受专属福利的老人错了?
相信大家都了解到前几天微博上疯传的一件事
一位老人上了公交车,因学生让座慢,老人怒上手。
小简不多说,只想问一句这位老人:“如果是您孙子在外让座被人打,您怎么看?”
另一件事是:
最近在某个地铁上,一位老人上了地铁发现没座位,一个孩子坐在了爱心椅上,老人示意了一下,见孩子没反应,老人一把拎起孩子,然后自己若无其事的坐了下去...
孩子的妈妈一下子惊呆了,礼貌的跟老人回了一句:“孩子生病了能不给您让座吗?”
老人回了一句:“孩子生病了,也得出示相关证件才行啊,没有证明就不要瞎说,孩子就得给老人你让座...”
争吵不下,那位母亲就问了一句:“那您怎么证明您是老人,您有相关证件吗?”
老人明显一怔,但还是喋喋不休的谩骂。
很多人都在讨论爱心座椅设的有无意义,其实,爱心座椅本是好心所设,但是,被误认为老人专座有失偏颇。
我们一度认为人上了岁数就会德高望重,不是的。
所谓的德高望重是德行高远,才能有名望而备受尊重,跟年龄没有一毛钱关系。
有些人随着时间的累积,阅历跟格局不断沉淀扩大,但是有一些人随着时间流逝,性情更加乖张...
有句话说的好,敬老不敬无德之老 爱幼不爱无教之幼。
美德固然要传承,但是也不能成为倚老卖老中伤他人的利器。
一直告诫自己,等自己老了之后,不要活的那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