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多说,今天想分享两个简单的观点:
以前自己忙的时候,做一个事情总会突然想起来:『啊,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处理一下』『等等,那个事情好像还并没有办妥啊』。
然后就开始着急忙慌地去那边救火了。
最后,火是一件一件地救了,但一天结束的时候,发现正经的事并没有完成几件。
救火时间长了,就会把大量的时间都弄碎,而且是自己亲自弄碎的。
比如我们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本来集中精力写的话一个小时能写完。但如果中间每10分钟有人打断你一分钟,最后的时间一定不是60分钟+6分钟,而是很多很多,两个小时能写完就不错了。
因为每次你再次进入工作状态的时候都是需要调整状态的,而且如果经常被打断的话,经过我很多次的测验,如果短时间内就被打断至少一次的话,我们是很难达到心流体验的,根本就很难体会到专心做一件事的快感嘛。
好了,上面这个说的,是第一个观点:
不能把自己的时间弄碎,要尽量让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成片状。
另外,大家有句话肯定都听过:
不怕慢,就怕停。
只要你在做,没有完全停下,就有进度,就有走到终点的可能。而且只要你在做,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嘛,所以只要你在做,走向终点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啊。
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是这样的,我之前一直推荐大家开始启用GTD任务系统。在前面文章『最小系统 | 人生的main函数2.0』里就说过,GTD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简单的『收集』、『分类』、『回顾』三点而已。而其中的分类就是各类的清单。我们现在要说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清单:今日待办清单。这个清单就是你今天要做的事情。
好了,现在关键来了,你怎么保证今天的事情是在『进度中』而不是『停下了』呢? !
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我们的『今日待办』是来自『下一步行动清单』和『日程表』的,然后我们可以把『下一步行动』分成『进步』和『杂事(不得不做)&娱乐(for fun)』这么两类。
然后可以把一个小时分成两半:
每25分钟挑一个『进步』事情或『日程表』事情来做;然后下一个25分钟里挑一个(一般是能完成多个的)『杂事&娱乐』来做。
然后中间可以休息5分钟或不休息(因为换内容就相当于休息了,只要你的身体可以搞得定)
这样,基本能保证每天工作生活中的四大类主要事件(今天必须做的、进步要事、杂事、娱乐)都有相应分配的时间,而不是『停了下来』。
道理总是很简单的,但你不做,就完全跟自己没关系。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不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