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山东诸城市皇华镇下六谷村的丁某与邻居发生争执,因为丁家门口的一个石制猪食槽的归属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正好有位村民扛着大锤从此经过,三下五除二,大锤一落,一分为二,他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岂不知一件堪称国宝的文物被其分了家。
直到三年后的1986年2月底,这件文物才结束了它猪食槽的命运,被当时的文化站站长于建学发现。当时他在丁家门口凑近一看,发现这石槽正面好像有字!这一有字就说明有可能是古人刻上去的,于是他用手擦了擦石槽上的泥土,凑近细看,上面刻有行书“秋月” 两个字,左下方竖刻着“眉山苏轼”(眉山是苏轼故里)四个字。
一看到“苏轼”二字,他顿时欣喜若狂,初步断定此物不凡,应该是苏东坡用过的东西,但是具体是什么东西,他端详了许久,未敢下定论,但是于建学凭借经验断定此物应该是从中间断开的。跟丁某一交流,果不其然,又在邻居家的场院里,找到石槽的另一半。当把两半石槽拼对在一起,让分开长达三年的文物再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众人发现断茬处竟然衔接的天衣无缝。于是一件正面镌刻“半潭秋月”、落款为“眉山苏轼”、背面带跋文的砚洗,时隔900多年后,再现世间。丁某和那位邻居听说这是一件历史文物,毫不犹豫捐献给了国家,于是,这款珍贵的苏轼留下来的“半潭秋月”砚洗被运回诸城市博物馆,成为馆藏珍贵文物。
那这款苏东坡用过的砚洗怎么会出现在诸城,又如何沦落成为猪食槽呢?
据丁家人回忆,这个石槽是其祖上传下来的,经有关资料考证,丁家人所言非虚。原来其祖上丁昌燕,是清光绪十六年进士,曾任四川省大足县知县,荣归故里后,丁昌燕喜好收集古玩,这款苏东坡在密州(今诸城)任职期间所用的砚洗被其收入囊中珍藏。
至于为何此砚洗会沦落成为猪食槽,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丁家后人对这个石槽的来历已经失传,充分发挥了其实用性;二是这个砚洗的尺寸为:长64cm,宽45cm,高30cm,池深10-14cm,壁厚6cm,这在农民伯伯眼里头,这简直就是为猪量身定做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在文人用其洗笔之后,再一度担当了食槽的功能。
其实这个制成砚洗的毛坯玉石的发现也是偶然,有苏轼跋文为证:“熙宁七年,余来守密,见此石于盖公堂故址西偏,埋没尘埃中,已作敝踪弃矣。余喜其质温润,稍为琢磨,改作砚洗,亦可为不次之擢。东坡又题。囗(邑)人刘庭式隶并镌。”
公元1074年,也就是北宋熙宁七年12月3日,苏轼从杭州通判擢升密州知州,到密州赴任。他到密州首先就派人修建盖公堂。这盖公式何许人也?能让苏轼如此推崇呢?
盖公,汉初胶西人,精通道家学说,当地人对其很是尊崇,有乡人贤者的美誉。这个“半潭秋月”砚洗毛坯玉石,就是在修建盖公堂时被苏轼偶然发现的。这款砚洗,石质温润如玉,形似弯月,水注其中,一池碧水,相映生辉,苏轼即兴题铭“半潭秋月”,既文雅,又狂气十足,妥妥的苏轼的大气狂放之风。
此后,这件砚洗,一直伴随着苏轼在密州,或浓墨重彩,或浅墨留白,这一池碧水中,不知洗出了苏东坡多少诗兴文章。
更难能可贵的是经专家、学者一致认定,砚洗正面所书“半潭秋月”与“眉山苏轼”行笔浑厚,潇洒豪放,是苏轼的真迹无疑。背面的跋文也是苏大家亲作,刘庭式以隶属所篆刻,以记二人之挚友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