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说,死亡和我们没关系。因为当我们还在时,死亡就不存在;而当死亡存在时,我们就不在了。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面》提出向死而生的概念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海德格尔认为死是人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而不确定的,超不过的可能性。人存在时无穷尽的可能性和终归死路一条的结局,这就是人生的全部。所以海德格尔认为伊壁鸠鲁说的不对,人可以面向死亡而要去选择筹划自己的人生过程。
李开复的这类书本应几个小时就能看完,没想到时常看着就走神,2天才看完。并不是这书写的多好,而是看了很多本人物传记后积累的感悟开始对我产生影响力,内心深处开始变化起来。一些抽象的词越来越具象,譬如“感恩”、“接纳”等等,我能感受到再看到同样的事物时我的心理感受是很不同于以往的。
书中对生命的反思,进而调整工作、生活、健康的关系,属于老生常谈并无什么新意,若非本人是没什么体会的,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况且每个人的环境条件脾性等等各不相同,很容易给自己找到理由。尼采说,一个好的人生,是经得起永劫回归的。所谓永劫回归,就是重头过多无限次,并带有每一次的记忆,你仍会过同一样的生活,做同样的事。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里写到:“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中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的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所以要想2个问题:
一是当你的生命还有最后一天,你该如何度过这一天?
二是你这过完的一天,将会是以后的每一天重复的翻版,你会做些无聊的事情还是有趣的事情呢?
作为一个极其平凡的普通人,如何向死而生活出最大的可能性呢?也许永远无法达到尘世间所谓的成功和富有,好在这些都没有标准答案。我也给自己有限的生命下一个没有标准的期望:
极大的自我完善,让这一生自我认为的有意义和有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