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其实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富人买入资产,穷人买入负债。
这本书里讲述了作者“两个爸爸”的不同人生思路
一个是循规蹈矩,按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努力学习,进个好单位,然后努力工作,升职加薪
另一个,则是思考金钱的运作,并参与其中,按照真实生活中金钱的游戏规则,不断使自己变富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也曾想过,为什么穷人难以变成富人
看了这本书之后,更清晰的知道,穷人与富人,他们之间的差异
富人通常是拥有一些“机器”,这些机器可以帮他们获取财富,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被称作生产资料
富人通常善于运用金钱的力量,把金钱作为资源并获取更多的资源
而穷人则盲目从众,看到周围的人超前消费,他也跟着超前消费,看到别人负债买房,他也跟着负债买房
试想,一个穷人背着三十年的房贷,光是房贷产生利息可能都是房子价格的一半,他又怎么样能变富呢?每当他有一点点金钱的时候,便把钱拿去还房贷,而富人每当他有钱的时候,便把钱拿去投资,长期看来,结果如何,显而易见
因此,超前消费和借贷负债是阻碍穷人变富的第一大因素。
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
假设有两个人,一个随波逐流,另一个喜欢独立思考
随波逐流的人,在三十岁前,进了国企,结了婚,贷款买了房,生了娃,在旁人眼中似乎已是人生圆满
另一个,在三十岁前,进了同样一家国企,但是没结婚,没买房,在旁人眼中是个无房单身汉
那么,这两个人的后十年是什么样的呢
随波逐流的人,后十年每月都在还房贷中度过,而且,孩子的费用也在持续支出
独立思考的人,后十年每月都把他的钱拿去投资,虽然一开始,他亏损了一些,但是随着不断的学习,他慢慢的可以从投资中盈利,并且形成“滚雪球”的形式,他的资产在不断增加,虽然他仍然没有房子,看上去还是个穷酸样
又过了十年
随波逐流的人,每月仍然在还房贷中度过,孩子上大学了,也不用太操心了,但是生活费还是得要给的,每月可以留下来的工资依然不多
独立思考的人,由于积累和投资,此时,他可能已经拥有了财务自由
这就是这两个人的区别,过程区别,结果区别。
第二个因素,就是易受影响性,也就是独立性,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的节奏,财富往往在少数人的手中,跟着大多数人思考,跟着大多数人的节奏,可能只会让你沦为大多数人。
斯坦福大学博士做过一个著名心理学的“棉花糖”实验。
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立刻得到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样奖励。
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
财富也是如此,月光族往往难以积累积蓄,而延迟享受的人更愿意把钱拿去投资并为了以后获取更多的收益,两者的差异显而易见
这就是第三个因素,延迟享受,那些能为了更大的奖励而暂时忍住诱惑的孩子,在成人后,一般比忍不住诱惑的孩子更有成就。
除开先天因素,这三个因素是穷人与富人拉开差距的最大原因,也是值得大部分普通人需要深入思考自己人生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