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惯例,模型应该投行里、研究所里那些对经济学研究的醉生梦死的家伙们的标配呀,那一串串醉人的公式、那一排排无止境的鬼画符,掩面狂奔二百里!
应该是这吧?
又或是这货?
想多了,其实日常中最最常用的,还是瘦回原形的这位大神给我们提供的
1、自我救赎
而对我个人而言,目前为止我可以运用的熟练的仅是GROW模型,也就是成长模型。
G——Goal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
R——Reality现状,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O——Option选项,从现状到目标之间有什么差距,然后我们通过哪些方案能实现这个差距;
W——Will下一步行动,这些方案中,第一步要做的是什么。
一开始,我也只能在永澄的提问下磕磕绊绊的回答出一两个问题,有时会在他反复的追问下,都不清楚自己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哪儿那么多为什么啊,此处的画风应是甩他一脸冤孽!
即使我这么朽木、即使我在个人进化的道路上磕磕绊绊至今,但这个模型对我的帮助却是真真切切的:
1.1、会对某一个心血来潮的小想法加以分析——比如参加项目管理实战课的学习、比如参加PMP考试,思考过程如下:
Goal目标——掌握一门通用性技能,因为从事的工作和所学的专业间隔着10条长安街的距离,管理不精通、结构设计已荒废,亟需技能傍身闯江湖啊亲。
Reality现状——在一个全新的岗位上履职,开拓了眼界和思路,但明显感觉到个人在管理知识领域上的短板和层次的差距。
Option选项——为学日益;mooc上学习财务管理知识、读个mba或者按照以前的思维继续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可现在的这个平台、这个机遇并不是人人都能捞到的呀,为什么不借此杠杆多撬动一点自己向上的能量呢,恰逢秀燕在线下组织实战课学习,学习期间又和秀燕就是否要继续PMP系统学习做了探讨,那就是它吧,用2-3个月的时间搞定这个项目,也算得上学以致用的典范了。
Will下一步行动——报班、上课、复习、备考。
1.2、某单亲妈妈和向我提及到她现在的感情际遇,之前一直是在安静的做个美美的垃圾桶,可我内心的小模型已经蠢蠢欲动的不能自已,但也是怕吓到她,我对问题做了相对的弱化,同时涉及到个人隐私就不对具体应答方式进行展开了。
Goal目标——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么做能达到你的目的吗?
Reality现状——情感上是这样吗?现在的情况是。。。吗?
Option选项——你觉得你有哪些能做的呢?如果真的按照你说的目标,你会做什么呢?这几个你比较倾向于哪一个呢?为什么选他呢?优点是什么?那么缺点呢?
Will下一步行动——如果真的定了这个方案的话,你准备怎么去实现呢?近期你打算怎么做?达到什么效果呢?明天你会怎么做?实现什么样的结果?
一周和上述那位美女通电话,临结束时她对我说:“你现在给人的感觉明显就不一样了,在集团的经历让你的眼界和视野提升的特别多,尤其是在我的困惑应对时,简直让我刮目相看”!
这话也对,也不对。GROW模型在永澄的教练下,自己使用的已然是驾轻就熟,只是从没想到用在别人身上、用在解决他人的问题时,会有这么爽爆的快感(我有点能体会到永澄利他后的那种幸福感了)。也正是对模型掌握的相对熟练,让我不自觉地在别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拿出来镇宅!不对的地方是,这真和我在集团工作没有过多的关系,这绝对是自我提升上开出的一朵小红花呀。
2、团队求虐
城会玩的永澄紧密围绕在以陈艺文陈总为核心的虚拟公司的领导下,前期招募了各位绿林好汉歃血为盟梁山泊。这不首先要碾压的就是coursera上的Model Thinking(建议有扩展思路和转换思维需求的小伙伴一定要了解下,激发下思维,会有意外的惊喜哦)。
这个课程于我而言,更像是砸碎了瓶颈的那个棒槌!无论是GROW的应用、还是在共读一本书中永澄提到的管理模型,由最初的兴奋到使用中的通畅,再到中后期的迷茫,都让我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恐慌中——如果什么事情都往模型上靠拢,是不是就会限制了我的想法呢?模型的存在对我会不会是一种透明玻璃房呢?模型化的道路上我到底在哪里呢?
这个课程打破了我思维上的禁锢——模型化的学习,不仅要继续、还要加快脚步、张开双臂,狠狠的抱住模型,扣在碗里不放开,谁来也不开。
2.1 模型是思维的支撑
在和咨询公司打交道的这些日子里,我简直就是被碾压的,麻蛋,他们的思维简直太强大了,从资产证券化到借壳上市,在到品牌运营策略,无论哪一件小事,都能被他们清晰的纳入到各类模型中,快速的指出其中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往往是我还在苦苦思索上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意思,而众神们已经快速进入到下一个议题的标准化解决上了,差距显而易见。
所谓系统,就是服务某个目的或计划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这个系统,可以是实体的,更多的是制度和流程。而系统内由各个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子系统嵌套而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好处很多,
——可以快速寻找代替品
——如果已经熟悉一类标准化的产品,那么可以快速上手同标准的其他产品。
因此系统思维的好处显而易见——帮你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
系统思维关注的是目标实现的过程。以目标衡量,虽然结果最简单粗暴,但是如果是困难而有意义或者是长期且阶段性的目标,实际上目标实现的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对于这一类目标,如果还是结果导向,那么就会显得庸俗而短视。
2.2 探索
我的思维方式,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过三次变化:
初 期:混乱的思维;不分主次,每个都花一样的时间精力去做,貌似平衡了,但最后是哪个都没有做好。
接触模型后:矛盾论(抓住主要矛盾,放弃次要矛盾)。分清楚了主次,重点做主要的事情,而次要的事情就不花精力去做了。最终是生存下来了,但是却缺失很多重要东西做支撑,但在竞争中,往往是位于短板的弱势让我瑕疵毕现。
学习进行时:分辨出一对多和多对一。了解清楚事物的功用,分清主次,并了解在不同情况下的主次关系。虽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要事物上,但在特定情况下,将次要事物提升为主要事物(主次对调),并进行处理。这样不但保证了自己的生存,而且在竞争环境下胜出。
——一对多:是将一个模型对应于多个问题(我现在的状态),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一个模型的短板就显现的特别明显,这也是为为啥会对模型有疑问的关键所在。
——多对一:多个模型对应于一个问题(进阶要求)。单一模型有自身的适用范围,需要将多个结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去看待事物以及事物间的矛盾。只有充分的输入,才能做到有选择性的筛选和剔除。
提升的道路是螺旋上升的,那么模型化的道路也必然不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型一统天下的静态平衡,这只是某个瞬间的一种状态,跨越了这种状态后,我们又要重新上路,探索。
质疑本身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对此问题有基本框架的了解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观点质疑,并且这种预设性判断必须符合讨论这个问题的相关界定,否则就是无效的。但是,对于完全“超出自己经验界限”的问题,我们的质疑是一种直觉性的判断,甚至这种判断对于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偏差的,如果预设性判断本身是一个错误的逻辑前提,那么我们的求证阶段无疑是自high。
模型就是突破这道藩篱的加速器。完全私人化的求证过程对于问题具有局限性。首先,私人的求证过程是依赖于自己已经认定的逻辑前提之下,进行归谬。我们很大程度上无法直接验证这个逻辑前提是否准确,所以有可能整个论证过程无意义。即使,我们的逻辑前提是完全可靠的,我们依然可能会出现“诉诸无知”的逻辑谬误,最极端的就是“我查不到,就是没有;我没考证到,就一定不存在”。
那么,让我们一起从模型入手吧,一个个累积、一遍遍适用,一次次校准。现实世界的复杂程度远超你我的想象,但是我们借由模型可将其简化(模型是现实世界的高度抽象化),发现普遍性的一致规律。而这种规律,才更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指导行动。同时正确掌握模型与现实的差别、合理放松和收紧假设,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我系统方法论和某个学界的共同议事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