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叶与上海交响乐团演绎叶小纲《鲁迅》


今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主厅欣赏了作曲家叶小纲先生创作的交响曲《鲁迅》。由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联袂歌唱家戴梓伊、朱慧玲、石倚洁、张功浩、洪振翔以及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共同演绎。这部结合了音乐与文学的佳作有《社戏》《闰土》《阿Q》《祥林嫂》《野草》《铸剑》《朝花夕拾》《两地书》《魂》九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章节构成。除了三个篇章纯音乐,还有独唱、重唱和朗诵部分。每一乐章与鲁迅原著有关,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再次深入了鲁迅的精神宇宙。

九乐章结构本身即是一种音乐叙事上的创新,它打破了传统交响曲的四乐章范式,以更为自由的音画连缀方式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声音建筑。与文学人物相对应的音乐给人熟悉而亲切的感觉。在《社戏》乐章中,音乐会拉开了帷幕。民间音乐元素的变形与异化。江南丝竹的音调被解构又重组,弦乐轻快的拨奏与木管俏皮的跳跃中,隐约透着一丝不安与荒诞。音乐处理再现了鲁迅笔下乡村社戏的热闹场景。

《闰土》中低音弦乐部持续的低沉吟嗡与钢片琴清冷的音色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目光交汇,纯净与沧桑在音乐空间中并存。音高模糊的念唱,实现了音乐情绪上的巨大转折。阿Q的形象通过音乐讽刺艺术得以精彩再现。夸张的曲调,让音乐在庄严与滑稽间摇摆让人想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演绎的“祥林嫂”的乐章展现出惊人的戏剧表现力。她的声音在乐队沉重的步伐中艰难前行,那些关于阿毛的反复诉说被处理成音乐材料的循环变奏,每次回归都更加扭曲变形,最终在极高音区的微弱嘶鸣中消失,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吞噬女性的声音控诉。

《野草》乐章可能是全曲最为前卫的部分。乐队采用大量非常规演奏法——弦乐的极限高音、木管的键击声、铜管的哑音咆哮,构建出一个混沌而充满生命力的声音世界。人声的语义性与音乐的抽象性在此达成了奇妙共生。《铸剑》乐章就像巨大的音响熔炉,铜管群爆发出复仇的火焰,打击乐部模拟出剑戟相交的金属撞击声,音乐在近乎失控的边缘疯狂推进,最终在巨大的锣响中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音响余波在音乐厅中震荡。《两地书》中乐章的清澈的女高音与温暖的男中音对话,交织出既深情又克制的情感。终乐章《魂》中所有音乐主题汇聚成一道声音的洪流,给观众极大的震撼。

今晚的音乐会充满感染力,在八十多分钟的音乐旅程中,音乐并非完全图解文学,而是实现了声音艺术与文学精神的高度融合。让听众在经历的听觉震撼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