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指南》摘要(二)

第2章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评一致性设计案例

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是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以结构形式呈现才有生命力。而知识结构包括课时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结构、跨年级或学段单元知识结构、相关领域知识结构等。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在学科整体观的视野下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学习由“零散”走向“结构”,进而明晰不同知识点之间或同一知识在不同单元、不同学段之间的关系,在零散、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并形成知识结构,以引导学生建立学科的整体框架,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素养发展。

01基于跨学段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数的认识基于计数单位在计数规则上的一致性。数的认识重点在于数的意义和数的表示,数是数量的抽象,数的抽强表现为符号表示数。教学活动设计  任务里面包含活动

02基于自然单元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单元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所关联的核心素养表现,设计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落实核心素养的焦旭饿,不应把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当做知识点来处理,而是应将知识结构化、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比较大的主题或者项目,以解决问题的任务来驱动,引导学生在参与问题解决的实践中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呈现的案例均指向了知识本质,且在一致性上做足了功夫。

03  指向数感的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激活经验;多维活动,理解数的意义;巩固应用,发展素养;小结内化,拓展生疑。很巧妙的设计:有三个数,990,900,890,只拨一颗珠子,可以把哪个变成一千?

04指向符号意识的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尝试解答;借助具体数值,感知规律;字母表达,概括规律;联系旧知,解释运算;代入求值,体会对应;真实背景,加深体验。

05 指向运算能力的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激活经验;探究新知;巩固应用 。

06指向模型意识的教学设计 激活经验,初步感知;逐步抽象,研究关系;沟通联系,建立模型,巩固应用,课堂检测;回顾总结。

07基于代数推理的教学设计 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而非严格的数学推理能力。代数推理任务设计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问题解决的重点不在于得到事实性的答案,而是关注学生展开关系转化的思考过程;二是问题解决的情境创设,可以是生活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讲演,更要呈现数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学会观察、想象、描述与概括。

08基于等价类思想的教学设计

所谓等价类思想,就是用一个相等的准则,把彼此相等的对象归为一类。

09 基于转化思想的教学设计  转化思想的实质就是在已有的简单、具体、基本的知识的基础上,把未知化为已知、把复杂化为简单、把一般化为特殊、把抽象化为具体、把非常规化为常规,从而解决各种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