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1米70的个子,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子,走起路来显得有些轻盈。父亲只有小学的文化,没有什么生活情趣,也没有什么朋友,唯一念叨的便是闲来小酌一杯。
小时候,很少见到父亲,脑海中对父亲没有多大的印象。那时候,年纪还小,姐弟三人和母亲一起在老家生活,住在几十年代泥糊的瓦房里。屋内很简陋,一台老旧的黑白电视机显得特别起眼,除了那台黑白电视机,真的说不出什么了。日复一日,母子四人相依为命的过活着。在那个通信还不发达的年代里,只能隐约的从母亲口中了解父亲,得知父亲只身前往广东打工去了……
一年过后,父亲回来了。回来的那天,母亲直板的脸上显得轻松了些许,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我见到父亲的那一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既感觉亲切又觉得陌生还有些许的焦虑。后来,父亲就没有再出远门打工了,而是自己打豆腐创业。生活里,有了父亲的陪伴,我觉得心安踏实了些。
谈起打豆腐,这可是件辛苦活儿,工序复杂,除了要捡黄豆,洗黄豆,用水浸泡外,还要起早贪黑的研磨、烧煮、压榨,最后成形出炉。一连串下来,不仅没得休息,而且浑身还湿答答的,要是在寒冷的冬天,那就更不好受了。虽然很辛苦,父亲瘦弱的身子却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而母亲着实有点担心他的身体,怕父亲身体吃不消。父亲一贯的沉默,他没说什么,天蒙蒙亮时,三五两下的扒了几口饭,装好出炉的豆腐,便急急忙忙的赶集去了,直至中午的时候才会回来。回家后,父亲便会向母亲念叨着小酌一杯,母亲也想劝他,但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年,我们也渐渐长大,也能帮家里打点下手。
后来,父亲没再打豆腐了。他用自己打豆腐辛苦赚来的钱买了一辆小货车,改行当司机了,我心想父亲开开车应该会轻松些。但是,当我亲眼所见后,就不那么认为了。
那是一个夏天,父亲外出跑货,顺带捎上了我。正值盛夏,艳阳当空,虽然车上有开空调,但是我还是觉得很闷热,有些坐不住。一到目的地,父亲便带上一大可乐瓶的水,迅速的下了车,我也跟着下了车。当我推开车门的那一刹那,热浪迎面扑来,差点没把我逼回了车上。一会功夫,父亲便用他那满是老茧的手,娴熟的打开了后车厢门,把货物一袋一袋的往肩上扛。来来回回,车厢渐渐空荡了,而我却只能傻站在旁边看着,心里煎熬着。自己虽然很想帮忙却无奈货物太重扛不动,而且几次上前也都被父亲喊了回去,只能眼睁睁的瞅着瘦弱的父亲把货搬完。搬完货后,父亲和厂家签了单,晃着那没了标签的空可乐瓶,迈着不再沉重的步伐,向我招了招手,示意我准备上车回去了。我回应了下父亲,迈着有点沉重的步伐,和父亲一起来到了车前,上了车,嘭的一声,关上了车门。此刻嘭的一声显得那样的无力和沉重。上车后,我和父亲的目光交集在了空调,我赶紧开口对父亲说,我不喜欢吹空调,开开窗吹吹风吧,这样凉快些,还可以看风景。父亲没说什么,点头同意了,开着车窗我们出发了。车上父亲还是一贯的沉默寡言,只是跟我说了句好好读书……
上大学后,和父亲见的面少了,但反而感觉父亲的话变多了。他时常在电话里对我嘱咐,钱不够用就跟我说,不要藏着掖着,不敢开口要,我这身子骨再怎么辛苦也要让你书读完。说完,父亲习惯性的咳嗽了下。这里面的苦,也许父亲最能感受,最有发言权。我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会,许久才憋出一个字好,父亲听到了回应,便挂断了电话。父亲那瘦弱又忙碌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
也许这就是父爱吧,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犹如大海宽广无垠,犹如高山雄壮伟岸,绵绵不绝……
在此把这篇文章,献给天下的父亲们,让我们一起为父爱点赞,把祝福传递下去,送给天下的父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