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余秋雨,在这个秋天。
校园小道两旁的银杏叶落了满地,我下了课,抱着书往宿舍楼走,冷冽的风在耳边呼呼地刮着,我的手脚冻得冰凉。走到岔路口的时候,我停了下来,呆立了会儿,转了个方向,走向综合教学楼。
也许是因为现在是秋天,也许只是因为我的回忆病又在蠢蠢欲动。我莫名地想起余秋雨,想起高中时读过他写的《文化苦旅》,那一股文字中沉静着的荒凉,镇定又从容,散发着封尘的历史感。他写着自己走过的一处处古老的废迹,写着自己过去生活的点滴回忆,都曾引起我千百般的浮想联翩。
那时的我挤着仅有的几十块钱生活费买自己爱看的书,但还是远远不够。为此,我经常跑去新华书店,顶着工作人员嫌恶的眼神,窝在一个小角落看书,如同此刻的我,坐在这一个人的教室暗自神伤。
窗外阳光渐渐升了起来,大地上有它蠕动的影子。树叶蒙上了太阳的光辉,在空中闪闪发亮。而记忆长廊里的我,却永远居住在潮湿阴暗的地方。
我是一个长期生活在黑暗中的人,我的生活都在黑暗中开始,也只有在黑暗中,我才会觉得安全,觉得真实。
当时,这本书是跟朋友借来的,我在那间承载了自己整个黑色岁月的铁皮屋里将它读完。在无数个午夜梦回泪满衫的夜晚,我望着头顶的铁皮屋盖,麻木到没有眼泪。
那段时间也恰好是秋天,常常下雨,豆粒大的雨点砸得铁皮屋哗哗作响,每逢此刻,屋内往往比屋外更加热闹,像开水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休。
睡不着时,我会顺手拿起他的书,拧亮台灯,直到看得自己眼睛发困发酸,困得不行才丢下书睡觉。有时候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过去了,灯也就忘了关,书就躺在自己的身边,还是停在那一页。
读到《信客》时,也是在一个风雨凄凄的夜晚。我被轰隆隆的雨声震醒,睁眼望着空旷漆黑的屋子,恍然有种梦醒不知身在何处的迷惘。我径自拿起他的书,信手翻到那一篇《信客》,读完后心里满是荒凉,欲说无话,只剩沉默。
我睁着眼睛直到天明。隔着灰白的蚊帐,我用手去触摸粗糙的水泥墙壁,感受到一种切实的粗糙感。坑坑洼洼的墙壁摩擦着我的手指,这种摩擦感让我感受到自己血肉躯体的真实。
那个尽心尽力给别人送了一辈子东西的老信客,只是因为一时的私心,犯下了一个无伤大雅的错误,从此失去所有人的信任,为此愧恨一生,直至孤独死去。
经年以后,没有人再念起他的好,也没有人还想得起他。他的墓碑葬在青年信客的旁边,爬满了一地的杂草。
他们记不得他曾经为他们跋山涉水,将一个个包裹毫无差池地送达。他们只记得他割了包裹上的一小条红布带,他们从来就没有相信过他。
他们只看到他的过错,看不到他曾为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即使是在自己不能继续做信客后,他也还是想方设法找到一个人做自己的接班人,解决大家的包裹送递问题。
想到这里,我突然就红了眼眶。
张爱玲说的多么对,她在17岁的年纪,就用异常犀利狠烈的眼睛越过了时间的波涛,远远地看到了以后。她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她说的多么好,多么绝。就像那则故事中的老信客,他一个不小心的失误,就酿造了自己苍凉落寞的一生。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四年后的今天,我坐在这间阴暗宽敞的教室里写下这些文字。我仿佛在时光的隧道里看到那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他在一条条山路上越走越远,倏忽不见。
他的影子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来来回回。余秋雨的这本书,《文化苦旅》,在这个十一月的雨季,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唤醒了我那些年潮湿的记忆。
在历经几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后,我最终决定买下这本书,让那些穿越岁月的温暖重新返回我的灵魂,重新感动我被生活日益石化碾压的身体。
书在隔天就到了。领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拆开,翻了翻,封面装帧已经得到翻新,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版本。更遗憾的是,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那篇《信客》在重订版本中被删除了。
看来,有些事情,有些回忆,不是想回去,就能回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