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思维应用得比较有名的两位人物,一位是巴菲特,创造了“钱生钱”的财富神话,另一位是王潇_潇洒姐,用金句“时间看得见”带领广大趁早粉丝成长蜕变。
为什么其他人好像做什么事都能成功,而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也许是你没有应用【复利思维】。
复利思维的本质是“找准方向,持续积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如果没有持续的积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很难出成果。
秋叶大叔在写作营第二课里介绍了内容复利、分发复利、变现复利、人脉复利和人设复利等五种复利式写作方法,我且从自身经历来讲讲我应用到的复利对我都产生了什么影响,带来了怎样的收获。
一、养一只金鹅
理财启蒙书《小狗钱钱》中讲到一只金鹅的故事:有一个农夫,家里养着一只鹅,突然有一天他去收蛋时,发现躺着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蛋。他将金蛋拿出去卖了,窘迫的家里渐渐充裕起来。
可是啊,这只金鹅每天只下一只金蛋,农夫有点急不可耐,于是便把金鹅杀了,把金鹅肚里的金蛋全取出来卖了。结果大家应该都想到了,金鹅死了,农夫就连一只金蛋都收不到了。
我有幸在刚工作时就读到这本书,然后开始把微薄的收入拿一部分用来养金鹅,并且效仿三公子起名叫“炒老板鱿鱼计划”。
2017年,我在几个知名度相对较高的记账和投资app里做定存,3个月、6个月、12单定存、52周定存等,获得了近千元的收益。
2018年,我坚持定投指数基金,现已14个月,年中有一段时间跌得特别惨,理财师朋友建议我取出投资大盘基金。犹豫再三,我没有赎回,想要通过这个定投体验一下资本市场的波动。确实,绿了几个月,最近这几天才开始变红。
我知道很多同龄人,都很难存下钱,月光甚至是卡奴。有句话说:钱少也可以存钱,比如收入的5%。也许这一点点没什么用,但时间久了,雪球就滚大了。12单定存和52周定存,有几次也帮助我平稳地度过了经济紧张时段,因为作为女孩子,总是会有那么几次冲动消费嘛~
有一些存款,给能给到人信心和安全感。
二、人脉复利
多年在外求学,回到家乡工作后,身边没有相熟的朋友,也很少和以前的同学再联系。
跟着知识付费的潮流,2018年,我每个月都保持1-2个线下课或者线上课的学习,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频伙伴。慢慢地,和其中一些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产生合作,也因此开启了副业,还拥有一个强大的梦想后援团。
一些朋友就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你能在网上和他们成为好朋友,还总能请来分享或者帮忙?”
最开始被问到这个问题,我还有点不知所措,后来仔细想了一下,我和朋友相处的几点心得:
1.真诚待人,谦虚有礼,要自信,自信是平等交往的前提,没有自信就假装自信;
2.积极利他,向对方提供力所能及的价值,最好正好是对方需要的;
3.给予反馈,听了她的分享或者建议,给一份认真的反馈,在群里发记得@,或者私信反馈;
4.一起做点事情,通过合作加深了解和链接,比如邀请到自己的社群做分享,曾经我和一个朋友价值互换,她给我做理财规划,我给她做一对一快速阅读分享;
5.看到朋友有进步、成绩时,随喜他人的成功,衷心地祝福她。
其他因素可能就是我自身的一些特质,开朗阳光、乐于助人、做事靠谱、很容易让别人在线上喜欢我、很容易和朋友建立信任。
我们确实不需要交太多朋友,一生有一二知己足矣,但是对于已经建立了友谊的朋友,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因为遇见你,我变得更好了。
三、技能复利
记得初中毕业的时候,流行写同学录,在“未来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里,我写的是“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当时年轻气少,并没有意识到“知识渊博”这个目标有多高、有多远~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现在在学习社群运营,也实操运营着几个社群。
当我有一份运营收入的时候,朋友问我:你都干些什么啊?我说:就是帮忙管理微信群。她惊呼:卧槽,这都能挣钱!
听着简单,身处其中的人一定会默默地叹一口气,一把辛酸泪难以言说。
我已经在做的事情有哪些:策划课程运营和营销、管理学员、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写文案、做PPT和海报、整理各类音频、图片和文字资料、维护课程平台等等。概括点说,好的运营一定是个全才,不知道我现在是不是正在走向我曾经的梦想?
而所有的这些技能,并不是我在短短这半年学会的,而是整个生命成长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比如沟通协调能力是初中做生活委员锻炼出来的、组织策划能力是高中做团支部书记锻炼出来的、写字功底是大学参加学生记者团开始培养的、PPT是2016年才开始学的……
在社群运营实践中,写作是我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组织策划能力让我在线上主持大放光彩,精美的PPT帮助老师和学员上课更舒心养眼。
很多人对运营有各式各样的偏见和误解,认为社群运营就是苦哈哈地打杂、没什么前途、也没什么技术含量。
有的时候,我确实会陷入处理一大堆不用动脑子的琐事中,回复大量消息。忙完了,我会想: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这种技术含量低的工作我怎么样可以提升效率?我该怎么压缩处理这些杂事的时间?我要怎么样去精进那些核心竞争力呢?
晚上翻了几页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的《运营之光》,其中很多内容都给我启发和力量。
在我眼中,“运营”是有光的,它有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所在,且优秀的运营也一定能够同时给到自己与用户足够的价值反馈。——黄有璨
作者是带着信仰去做运营的,而我也一直在探索我做运营的使命是什么?前几天在书写热情清单时写下:“通过社群运营开启副业,帮助1000万伙伴的工作和学习更有成效。”这个问题我还会持续地探索下去。
黄有璨说:“任何一项业务,都有期必备的三要素——用户、产品和运营。而运营,这是为了帮助产品和用户之间建立和维护好关系,你可能会使用的一切相关手段和方法,但最终目的是使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可以相对最大化。”
不论在哪个细分领域,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广大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美好生活,哈哈哈~
通过我的学习和观察,运营是一个还很年轻的行业,许多现在出来讲课和出书的老师,并不是科班出身,都是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摸爬滚打多年,在一次次血与泪的实践中得出经验,然后总结归纳、升维思考。
《运营之光》书中对“一个运营的职业发展与成长”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清晰的建议,也使我对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信心。
飞机再快也是一公里一公里地向前,人类向宇宙的探索也是从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一小步开始的,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才是抵达梦想彼岸最快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