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道道老
说句实话。本人对爱情也实在是迷惑,也不很懂。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今天专门从百度上搜集资料,看人到中年到底还存在不存在爱情。
那么人到中年到底存在爱情不?
从网上的议论中,有人问爱情跟年龄有关系不?有人回答,随着年龄增大,性欲下降,应该有关系。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百度对爱情的解释:
爱情是个体与个体(多数指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它通常是情与欲的对照,爱情由情爱和性爱两个部分组成,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爱是爱情的附加属性,并不是必要存在的,情爱才是爱情的根本与核心。
可以想象一下,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性欲是下降不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孤独感会上升,会希望更多的爱护、体贴、关心,也就是说会需要更多的情爱。情爱和性爱是此消彼长的过程。总体水平应该变化不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跟年龄没有关系。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由年轻时的激情满满逐渐变成深沉的爱,如陈年老酒,越久越纯,越久越香。
歌德说,“这世界要是没有爱情,它在我们心中还会有什么意义?这就如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任何时候,任何年龄,人都是需要爱情的。
有些人觉得年龄大了,爱情减少是因为TA年纪大了考虑的事情太多,顾及太多,最后爱情大多溜走了。人不是年龄越大越没有真爱了。年纪越大,越懂得如何分辨真爱,如何好好爱人。没有心的,一辈子都不会爱人,更遇不到真爱。真爱冲动不是爱情,是喜欢。算计也不是爱情,是欲望。
苗族有句谚语说得好:没有爱情的婚姻不会得到幸福,而爱情不能用金钱和物质换取。
罗素说,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入骨。梅尔勒·塞恩说,爱并不是谁为谁牺牲,谁为谁做什么,一旦爱变成这样,这就不是爱。可见爱不能带有功利性质。
假如你付出十块钱的爱,那么你是否要求对方至少付出八块钱的爱。如果对方付出的爱只有五块钱你就会非常生气,但你会试着告诉他你付出的是十块钱,因此他不能只回馈五块钱,但通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生争吵。我们吵嘴的时候都会说:我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可你呢?这表示我们一直在计算,试图维持感情方面的收支平衡。但我不认为这是真的爱,这种爱以自我为中心,很少真正考虑别人的感受。它以对方的付出来决定自己的付出,这是交易。——宗萨仁波切《你真的懂爱么?》
人们对爱情的失望是因为人们参考了错误的爱情标本——世间多数人的爱情都是本能的或者是功利的。本能的爱情是人和人之间在适当的青春年龄里本能地互相吸引,这是一种纯粹的自然规律,而没有深层次的精神领域里的和谐和心灵共鸣,它在暂短的时间里拥有爱情的浮华,但没有爱情的内核。而功利的爱情则是权利、财富渲染下的美丽假象。《重大人生启示录》
这些都说明爱情不能用物欲来衡量。时下很多的同胞都是带着很大的物欲选择爱情,实际上那都不叫爱情。甚至有很多女人一说就是找个男人养着自己,很多的奶油小生总是想找个富婆来包养,这都不叫爱情。爱情是一种势均力敌的感情碰撞。
还是举个例子吧,我们的前财务总经理吴某,离婚多年了。人到中年,前几年结婚了,而且还是和一个比他大十四的女士。据说两个人纯粹是因为是真爱,吴总大帅哥一玫(原来在我们办公楼九楼办公,打过多次交道),据说该女士长相一般,但很有气质,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只所以用据说是因为我没见,但这件事我整个公司很轰动)两个人结婚好几年了,听说挺幸福。他最近调动到别的分公司,女士因为已经退休了(结婚时女士就已经退休),也跟着去了。
所以人到中年,思想会更成熟,会抛开一些表面上的,外在的东西,更多地追求心灵的共鸣。因而,不光存在爱情,可能更加和谐一些也是有的。
总之,任何年龄段都是有爱情的,只要你想。但是,必须选择正确的方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