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培养了我和我妹俩大学生,一个211一个二本,我和我妹从小没上一天辅导班,爸妈没辅导过一次功课(文化水平有限,他俩也辅导不了)。唯一有印象的一次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有本作文书,还是那种发黄卷角儿,掉了书皮的作文书。当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妈指点了一下,然后那篇文章就被当作范文在全年级各个班级之间被来回传诵。现在回忆起来,我妈无非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可就是这么纯粹简单的表达却成了作文里的点睛之笔。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大学读了中文专业,虽然自己一直口口声声说专业是被迫读的,我不喜欢,可这么多年,还是没逃过“真香”理论,我沉醉于各类文学作品,大学的时候跟同学一起排练莎翁的剧作。一本《傲慢与偏见》读了得有“八百遍”,年龄越大越喜欢读各类经典作品。
所以一直到现在我也不太明白,究竟是小时候的那次误打误撞让我误以为自己有天赋,还是不想辜负大家的期望一路“伪装”着,装着装着到最后好像也有了点样子。
但我能够笃定的一点是我不是天赋型选手,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付出十分的努力才能够得到,所以,对于任何事情都丝毫不敢松懈。
即便到现在,每次写材料,还是各种忐忑,会认真校对每一个标点符号,每次都在心里祈祷能够“一稿过”。确实,对于写稿的人来说,“一稿过”真的能给写作者带来极大的宽慰。
我佩服那些能够在专业上游刃有余的人,上大学第一天我就知道,我的同班同学里有特别牛的人,有的就是冲着本专业来的,有的深入研究过鲁迅,有的能够写长诗……而我,却是在慢慢接触之后才发现原来汉字、文学,如此博大精深,才明白平仄对仗中藏着这么多学问。因而不自觉被吸引,想要不断探索。
因而,我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有通过不断精进专业,才敢坦坦荡荡、安之若素。
所以,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祝愿那些非天赋型选手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偿所愿。
九月努力,十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