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斯科特·考夫曼,耶鲁大学博士,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象力研究所科学主任,主要研究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
关于本书
本书是考夫曼多年来对人类智力探索的集大成之作,他用坚实的研究基础和自己在智力成就上的亲身经历证明,人们对传统智力测量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
核心内容
本书通过对最新的遗传学和神经学的研究,同时结合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种研究角度,以及对刻意练习、创造力等的剖析,最终揭示,智商分数并不能对人的一生盖棺定论,智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多元的,动态的,是随着人的心理发展而不断进化的。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绝非天赋》,这本书的主题,是人类的智力。
一说起智力,我们很容易想到智商测验。只要回答一些精心设计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分数。这个分数的高低就代表了我们天生的智力水平,就好比CPU型号和内存大小代表了电脑的硬件性能。虽然咱们都知道,高智商的人不一定就能成大器,但如果智商分数不是很高,我们心里多少还是会有点沮丧,好像自己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但本书作者却告诉我们,千万别把智商分数当回事。因为智商测验根本不能完整地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只能测试很有限的几个方面。作者还告诉我们,人的头脑和电脑完全不同,没有硬件和软件的严格区分,每个人的智力水平都可以不断提升。
作者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这既是他的个人经历,也是他的学术研究成果。
本书作者叫斯科特·考夫曼。他上小学的时候,智商测验分数特别低,学校让他留了一级,还把他分进了“特别教育班”,人人都把他当作一个有缺陷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却能在几个月时间学会拉大提琴并参加乐团演出;他还创建了自己的BBS,风靡全校。高中毕业时,他门门功课都是高分,一路读到了耶鲁大学的博士。显然,他的智力一点儿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智商测验。
少年时期的经历让作者耿耿于怀,下决心搞清楚智力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作者把研究人类智力当作了自己的事业。如今,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我们本期要说的这本书,就是他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多种关于智力研究的理论,分析了各种观点,指出其中的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同时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本书涉及的东西特别繁杂,不容易把握,我提取了其中最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重点内容,来向你分享。我将沿着“了解智力”,“提升智力”和“发挥智力”的思路,把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拆解成了三大部分,它们分别是:
一、智力是什么?有什么根本特点?
二、刻意练习能提升智力吗?怎么才能更好地进行刻意练习?
三、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哪些因素能增强创造力?
第一部分
好,先来看第一部分,智力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根本特点?
要了解一个事物,我们通常会从它的定义出发,那么,智力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
有的学者说“智力是建立新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有的学者说“智力是面对新问题和新情况时,调整自我心理的能力”。还有学者说“智力是在社会中取得成功的能力”。也有学者坚持认为“智力就是智商分数”。
那本书作者是如何定义智力的呢?他认为“智力是在追寻个人目标过程中,投入和能力的动态互动”。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费解,但却是理解本书的关键,值得我们好好琢磨一下。
咱们先把它翻译成“大白话”,这个定义的意思就是说:只要某种能力能够帮助一个人缩短现状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这种能力就算是某种形式的智力;而且,这种能力的高低是可以通过投入时间和精力来改变的。
这个定义,实际上也就反映了智力的两个根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多元化,因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式也不一样,自然就会有多种多样的智力形式;智力的第二个特点是动态化,这个很好理解,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智力,都能够提升或者退化。
那么,本书作者的这套观点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能相信他的说法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给出了哪些理论和实例,来支持他的说法。
先来看智力的多元化。
其实,智力多元化已经不算什么新鲜概念了。早在1983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总结出8种智力形式: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主义智能。
那么,加德纳为什么会确立这8种智能,他有什么标准吗?他的标准是,智力必须是能够创造出某种特定文化中受重视的东西。换句话说,智能必须要带来社会文化认可的成果。
然而,本书作者却认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仍然不够多元化。问题就出在加德纳的标准上,如果一个人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智力形式,如果当时的社会文化还不能判断这种智力的价值,难道这种智力就不算智力了吗?打个比方说,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当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当他第一次把这种现象向公众展示时,有观众强烈地质疑他,这玩意有什么价值呢?我们现在都知道,电磁效应有多么大的价值,它是人类社会进入电力时代的基础。所以,社会文化对新事物的判断,通常是滞后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社会文化价值来断定一个现象的意义。
所以说,本书作者认为,加德纳所列的清单上还可以添加更多的智能形式,比如直觉智能、同情智能、执行智能、甚至求偶智能,等等。只要某种能力能够帮助一个人缩短现状和目标之间的距离,这种能力就算是某种形式的智力。智力的标准,不应该是社会判断或者和别人进行比较,而是以个人为基础。
说完了多元化,我们再来说说智力的第二个根本特点,动态化。
关于智力的动态化,有一种很有意思的效应,叫费林效应。费林是一位美国的哲学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他为了反驳“黑人先天智力低下”的种族主义观点,开始深入研究智商测试。结果,他发现了一个趋势,那就是从20世纪初、智商测试出现以来,平均每过十年,人们的智商测试分数会提高3个百分点。分数提高主要表现在两类测试题上,那就是考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题目。
怎么解释这种趋势?费林认为,这是工业革命和科学发展带来的。现代社会和教育课程越来越注重抽象思维方式,接受科学思维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正常情况下,年轻人总是比老一辈人有更多机会训练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现在,就连普通人也变得更倾向于假设、抽象、和逻辑推理了,而20世纪初期,这类教育还远远没有普及,那时的普通人很难理解这种思维方式。
作者举了一个的例子。话说在20世纪初,有一位来自前偏远地区的农民,接受了一次智商测试。
测试官出了一道逻辑推理题,是这么说的:在终年积雪的地区,所有的熊都是白色的;新地岛是一个终年积雪的地方;那么,新地岛的熊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这道题是最简单的三段论推理,现在连小学生都可以立即回答出来。但这位农民却无法理解这个问题。他回答说:我只见过黑熊,没见过的我就不知道了。
测试官一看,这位的思路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就提示说:“我的意思是,从我刚才说的话里,你可以推测出什么?”
农民回答说:“刚才那些话,要是一个没去过那地方的人说的,我可不相信。如果有个阅历丰富的老人见过白熊而且把这事告诉了我,我才相信。”
你看,这位农民依然不在逻辑推理的频道上,他的思维方式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是一种根据实际经验的思维方式。用俗话说,就是眼见为实。要么他自己亲眼见过,要么是一个可靠的人亲眼见过,他才能判断是一件事情是真的。
我们不能说这位农民的智力比不上一个现代中国的小学生,他只是没接受过逻辑思维的训练。
费林效应说明智力是动态发展的,一个人的在某个方面的智力水平,是他之前所学知识和所受训练的结果。如果在更宽泛的环境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中,给人以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认知技能,任何人都能够表现出很复杂的推理能力。
好,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内容,我们了解到智力是一种个人心理能力,任何能够帮助个人实现目标的能力,都属于某种智力形式。智力有两个根本特点,多元化和动态化。多元化暗示着每个人都具有丰富的可能性,而动态化则直接表明,智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大幅提升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二部分内容,刻意练习能提升智力吗?怎么才能更好地进行刻意练习?
第二部分
说起刻意练习,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可能还知道很多相关的其他说法,比如一万小时定律、十年定律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是,通过长期的刻意练习,每个人都培养出某种卓越的才能。
这种说法很鼓舞人心,但刻意练习涉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天然会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效果疑虑,万一付出了1万小时的努力,却达不到期望中的效果怎么办?二是执行困难,我们往往难以长期坚持刻意练习,容易半途而废。
下面,咱们就来消除刻意练习的这两个难点。
先来打消你的效果疑虑。作者指出,针对性的刻意练习能够提升相应的智力水平。现代脑科学研究完全支持这个结论。
研究显示,各种学习行为都会明显提升相关的大脑功能。比如,专职驾驶员由于长期开车,大脑中负责空间导航的海马区便会增大;专业音乐家的听觉、躯体感觉以及运动皮层的厚度也更大。
就连传统智商测验认为是天赋的智力形式,也能通过训练来提高。比如说工作记忆,这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记忆能力。比方说,你要口算2×4×5×6,你必须首先记住2×4等于8这个结果;之后还必须记住8×5等于40,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的计算。8和40这两个中间结果就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如果你不幸中途忘记,就必须浪费时间、返回重算了。俗话说的脑子快,实际就是说某个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更大。
日本的一个研究组发现,如果对人们进行工作记忆训练,也会导致大脑结构产生的一定的变化,变化的区域包括大脑顶叶区域和胼胝体主体的前部,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部位。也就是说,如果你坚持训练工作记忆,你的大脑就会从生理上发生改变,使得工作记忆容量增大,脑子运转得更快。
刻意练习可以重塑大脑,提升智力,它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就不再多说了。而刻意练习的第二个难点,执行困难,恐怕才是刻意练习更困难的地方。下面,我们就多说几句,如何更好地进行刻意练习。
对于普通人来说,找到喜欢的事情并不难,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难的。很多人会在新年来临的时候,定下计划,决定新的一年里,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但多数人往往在2月份就放弃了。
对此,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本书作者指出,在实施刻意练习时,有两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坚持下去。一是建立起正确的激情,二是使用有效的认知策略。
先来看什么叫正确的激情。作者指出,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时,通常会受到两种激情的驱动,一种叫偏执型激情,另一种叫和谐型激情。
当一个人受到偏执型激情的驱动时,这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并没有控制感,他可能是迫于压力、自尊或者某种冲动。换句话说,这个人不得不去做某事。比方说,一个学生在期末考试迫在眉睫时,不得不去熬夜学习;一个公司职员在最后期限之前,不得不去完成工作任务。在这些情况中,他们从事的活动不能良好地融入自我,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往往会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发生冲突。
相比之下,和谐型激情源于一种自由感。一个人在充满和谐型激情时,会感到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自由而且自愿地选择从事该活动,而不是受到某种压迫。该活动能够融入你的生活,和生活的其他方面和谐共存,你还能够和同样从事这种活动的人进行互动。
所以,在刻意练习时,我们应该建立起和谐型的激情。具体来说,在学习新技能、新学科时,你最好不要老想着那些外部激励,比如金钱、成绩或者别人的评价,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创造愉快的学习条件和学习体验上,尝试想象自己获得巨大进步后的心理感受。
建立起和谐型激情,能够让你在刻意练习的路上走得更远。当然了,不管做什么事,空有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实际的策略。作者向我们推荐了三种认知策略,是对刻意练习很有效的补充,它们分别是:情境化、自主感和联结他人。
先看什么叫情境化策略。
有专家曾经设计了一个实验,看哪种方式能让小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算术技能。一个实验组的学生按照通常的方式来学习,而另一些实验组的学生,则体验到了各种有趣的情境元素。例如,“太空探索”情境,在这个幻想的情境中,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太空舰队的指挥官,要到遥远的外星球寻找替代能源,把地球从能源危机中解救出来。还有“探寻珍宝”的幻想情境,在那里,孩子们要想象自己是一艘寻宝船的船长,前往一个荒岛寻找埋在那里的古代宝藏。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新奇有趣的幻想情境,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所以说,哪怕你是个成年人,也不妨放飞一下自我,利用幻想给刻意练习制造一个有意思的情境。
那自主感策略又是什么呢?
自主感是让你加强对刻意练习的自主控制。除了无法更改的核心学习内容,你可以尽量自主决定学习活动的其他方面,比如时间、地点、学习工具的品牌、质地,甚至可以建立某种学习仪式。这些技巧虽然看起来简单,却能够提高你的学习体验。
下一个策略是联结他人,就是说,在刻意练习时,最好通过联结他人,来降低孤独和无助的感觉。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在学习某个艰深的项目时,孤军奋战会让困难显得更加不可逾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无论你学习什么内容,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你可以得到别人的指导、鼓励和监督,同样也可以帮助他人。所以,在刻意练习时,尽量融入一个气氛良好的群体吧。
到这里,第二部分内容我们就说完了。科学证明,刻意练习能够重塑大脑,提升智力,我们可以培养和谐型激情,采取一些认知策略,来帮助我们坚持下去。当然了,提升智力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发挥智力,实现创造。
第三部分
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我们要说的是,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那么,有哪些因素能增强创造力?
关于如何增强创造力,本书作者重点介绍了两种有效因素,一是建设性白日梦,二是思维模式的控制力。这两种因素和创造力息息相关。此外,作者还指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无效因素,那就是某些心理疾病。
我们先从有效因素说起吧。
第一种有效因素是建设性白日梦,它能够显著增强创造力。
白日梦大家都做过,实际上就是我们走神了,大白天的,脑子里开始想入非非。那你有没有注意到,白日梦也是有不同风格的。在有些白日梦中,我们会想一些有趣的事情,反复描绘自己的愿望,或者做一些计划。在过程中我们会产生愉快、希望,或者对将来的某件事情很有把握的感觉。在另一些白日梦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坏事、危险,对过去的事情感到后悔,对将来的事情感到担心,让我们产生感到内疚、焦虑和懊悔的感觉。还有一些白日梦毫无意义,就是当我们在工作或学习时,走神想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
科学家把那些关于希望和计划,能让我们产生愉快和信心的白日梦,叫作建设性白日梦。“建设性”这个词,代表了对自己、对未来有积极和构建的心理情绪,而不是否定和崩坏的感觉。
建设性白日梦,实际是一种建设性的反思。它通常涉及我们对未来的计划和设想、对个人独特记忆的提取,对他人视角的模拟。建设性的白日梦之所以能提升创造力,在于它不但能提升发散性思维,还能帮助我们管理和坚持目标。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人们在限定时间内为一个常见物体,比如一块砖头,想出尽可能多的不寻常用途。这是一种经典的发散思维测试。研究人员把参加测试的人分成两组,一组人必须先做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比如记单词或者算术题,然后再去为砖头想用途。另一组人就舒服多了,他们可以先安静地休息,去想一些让自己高兴的事情,也就是说,做一做建设性的白日梦。
实验结果表明,刚刚做完建设性白日梦的那组人,想出了更多也更新奇的办法来使用砖头,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有了显著的提升,高达40%。
科学家还发现,建设性的白日梦能帮助我们管理目标。刚刚畅想过未来,也就是做了建设性白日梦的人,更能够抵御眼前的诱惑,选择在一段时间后拿到更多的奖励。科学家推测,建设性白日梦能帮人在心理上摆脱当前环境的束缚,凸显未来的意义,从而让人更好地管理目标、坚持目标。
增强创造力的第二个有效因素,是思维模式的控制力。
本书作者说,创造的过程,涉及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模式叫发散模式,另一种叫聚合模式。在发散模式下,你要搜集素材、自由联想、大胆试错、不断尝试新的角度。在聚合模式下,你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理性地审视自己的工作,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
如果你想高效率地实现某种创造,你就必须能够控制这两种思维模式,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切换,一味地天马行空和一味地循规蹈矩都不能让你实现创造。有意识地控制两种模式,才能够增强你的创造力。
作者曾经访谈了多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士,有来自艺术界的,也有来自科学界的。结果显示,各种领域的创造性心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有意识地在两种思维模式之间灵活切换,取得最佳的平衡点。也就是说,他们能够根据当前的需要,自如地控制和选择最合适的思维模式。
所以说,如果你想要做出富有创造力的成果,一定尝试锻炼控制和切换思维模式的能力。
说完了两个重要的有效因素,我们再来破除一种流行的迷思,那就是某些心理疾病和创造力的关系。作者指出,对于增强创造力来说,心理疾病实际是一个无效因素。
在大家寻常印象中,很多天才都有点心理不正常。比如说著名的画家梵高,他画出了让人目眩神迷的伟大作品,却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可以说,他笔下的星空有多灿烂,他的心理世界就有多狂乱。
我记得有一本书就叫《躁狂抑郁多才俊》,书中例举了文化艺术史上诸多名人,说他们都有些心理疾病,似乎表明心理疾病和创造力息息相关。但本书作者却认为,这种论调虽然浪漫,却不符合事实。心理疾病对于创造力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有病和有才根本没关系。
有一组瑞典学者,曾经调查了心理疾病和创意职业的关系。他们的样本包含了近20万名心理疾病患者,其中有6万多个精神分裂症患者、1.5万个情感障碍患者、7万多个抑郁躁狂双相患者和4万多名抑郁症患者。研究者发现,这些人当中,从事创意职业的人,比例并不高,没有确定的统计学上的意义。
听到这里,你可能要反对,因为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遭遇不幸、心理创伤,最后却成为了杰出的创造者。这又该怎么解释呢?本书作者是这么说的。
大多数人都有两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归属感需求和独特性需求,人们会尝试在两者间找到平衡。如果由于某些不幸或者外在压力,人们感受到排斥,感到自己像个局外人,有些人会更倾向于寻找归属感,有些人则倾向于维持独特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个人更倾向于独特性需求,也就是说,采取违反常规的行事方式,或者像局外人一样去观察和思考,都会提升发散性思维和认知灵活性。
某些杰出创造者在人生早期经历不幸,比如贫穷、疾病、失去亲人或受歧视,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个异类,遭到周围环境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在意自己的独特性,从而激发了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你可能会注意到,在国外生活、拥有多元文化经历或双语能力,也会促使人们生成创意,这同样能用独特性需求来解释。所以说,心理疾病本身并不能直接提高创造力,是面对压力时的独特性需求造就了那些天才人物。
这就是第三部分内容。我们了解到提高创造力的两种有效因素,建设性白日梦和思维模式的控制力,也破除了一种迷信,证明创造力和心理疾病没有必然联系,是追求独特性的心理需求给创造力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总结
好,说到这儿,《绝非天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说到了本书对于智力的全新定义,它是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是追寻个人目标过程中,投入和能力的动态互动。智力有两个根本特点,多元化和动态化。
其次,我们说到了刻意练习能够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因此,智力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的。刻意练习最大的困难在于难以坚持,但我们可以利用和谐型激情和几种认知策略,来帮助我们坚持下去。
最后,我们说到了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并介绍了提高创造力的两种有效因素,建设性白日梦和思维模式的控制力,也破除了一种迷信,证明创造力和心理疾病没有必然联系。
人类的智力,是一个交叉的复杂的课题,会牵涉到很多学科,比如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等。有关智力的新理论层出不穷,我们不能说,这本书提出的理论就一定揭示了智力的本质。但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作者借用了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认为智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多元的,动态的,是随着人的心理发展而不断进化的。实际上,这反映了更深层次的观念变化,说明现代社会更加尊重个体差异,支持每个人更积极、更主动地发展个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