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生物专业的我,对神农架是向往已久的。听闻有首届观鸟赛一事,定是排除万难来参加。十月份的神农架一行,算是了却我多年来的夙愿。三天比赛下来,见好鸟觅美猴 ,会老友识新朋。沉甸甸的精神收获自是比我的体重还重。但是为什么从神农架返回人间良久,感觉魂魄还留在那里呢。我思恋的是什么呢,是那里五彩缤纷的秋色吗,还是那些做过功课却失之交臂的飞鸟呢?
一、如影随形的水资源
一直在太行山脚下工作生活,第一天来木鱼镇驻地报到的汽车上,就对随处可见大小不等的飞瀑和山谷间哗啦啦的山涧水,以及最美水上公路啧啧惊叹不已。在天生桥,官门山,红坪,可以说是三步一潭,五步一瀑。前两天赛程中 但凡在山谷里行进, 丁丁东东的水流声是伴奏,叽叽啾啾的鸟鸣声是合唱,正所谓一边听自然和鸣音乐会,一边记录鸟种,不亦快哉。 第三天到水分江汉的大九湖去,更是让我对神农架丰富的水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无处不在的流水让神农架在仲秋显得温润如玉,灵秀通透。
二、新鸟种拍成了大菜鸟
小燕尾是我和鸦雀准备在神农架收的新鸟种。我和鸦雀在河南神灵寨都是数次寻觅小燕尾不遇。来木鱼报到的晚上 就听有早来的队已经见到了几种燕尾,更加向往早点收了这个新种。第一天开幕式结束,在奔赴天生桥的路上 看到路边山谷溪水哗啦哗啦的 我们就停到路边开始寻找,我正盯着一只褐河乌,看到 鸦雀在前面招手 跑过去一看,一只小燕尾。抓紧时间哒哒哒照了几张。从此就开启了和小燕尾的数次相遇。貌似只要有山涧,就能见到小燕尾。第二天在去神农顶的一个山涧中 一挂飞瀑流到一处平缓之地 ,一洼浅水处一个小燕尾气定神闲地在水潭觅食,我和鸦雀蹲着拍,站着拍,远点拍 近点拍,它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马姐看我们拍的带劲 就开始拍起来我俩的工作照。用我们惜字如金的鸦雀队长的话, 新鸟种瞬间拍成了大菜鸟。
另外,神农架虽然山高林密 有时候鸟不易拍到,但是我们发现,但凡看到了它们,很多鸟不甚怕人,能和人保持较近的关系。看来这里的鸟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处变不惊。亦或是这里的鸟平素被人惊扰的少,在自己的地盘自有一份淡定从容。这让拿着400mm镜头 拍鸟总嫌鸟太远的我们惊喜不已。
三、韩老师的口头表扬和马姐的遗憾
闭幕式上,韩联宪老师在对鸟赛总结时候,口头表扬了两个队伍,说是“唯二”没有删掉一个鸟种的参赛队。这里面就包括了我们山风豫来队。我们对任何有一点怀疑或者没有看真切的鸟种都果断不记录或者删掉,那怕同行的其他队看到了。那怕是本地很菜的鸟。
马姐这次比赛,带了一个600的镜头。比赛每天行走二万五千步,带着沉重的大炮根本无法爬高上低。所以相机多是在车里面跟着我们颠簸了 这该是马姐参加鸟赛的一个小遗憾吧 尤其是我和鸦雀在花样拍小燕尾的时候。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自驾返程的路上,我们三个都对神农架恋恋不舍。看着针叶树、阔叶树呈现出红橙黄绿、色彩缤纷、层次分明的山景,不由得感慨这里随处都是绝佳的赏秋圣地,可谓是一步一景,路转景移。尤其是透过蒙蒙的雨帘观赏,五彩斑斓的山景更显得空灵通透。可惜时间有限,这次主要精力用到了看鸟识鸟。这里和太行山、伏牛山迥异的植被类型没顾上仔细观察,满山陌生的植物还没来得及辩识。还有遍寻不见的红嘴鸦雀,三趾鸦雀 还有神农架的历史文化,这些都勾着我们的三魂七魄,让我们返家良久,依然对它念念不忘。
牛姐 你的神农架游记呢?。好的好的 等我静下心来,好好写写神农架一游的感想。整理思绪写下来,却发现笨拙的文笔无法描绘出这片土地魅力之十之一二。要想领略这里的美妙风光,你一定要亲自来一次,多住些时日,才能感受领略神农架的俊美、灵秀。这里春赏花、夏戏水,秋赏果、冬滑雪。一年四季不同景,每天都是好时节。这里丰富的植被资源,最上镜的金丝猴亚种 还有密林中的飞羽精灵们,这样一个有着丰富资源的宝库,值得热爱自然的你我驻足停留!慢慢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