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利拍卖国画《林泉之乐 》的落槌,显示屏上显示出这幅虎戏图的落槌数字——八百零五万!《林泉之乐 》创下了当代画虎国画拍卖之最,也让这幅画的作者成为了当代画虎第一人。
这位当代画虎第一人自称“伏虎草堂主人”,作为一介舞文弄墨的画家,他自然没有像武松那般赤手空拳“伏虎”的本领。
但是,在他的画室,在他的笔下,任你多么威猛凶悍的老虎,也只能被他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封印在宣纸上。
这个用毛笔和画技“伏虎”的人,叫做冯大中,除开“画虎第一人”的美誉之外,他还被画坛同仁称为“虎痴”。
“画虎第一人”,是对冯大中画虎冠绝当代画坛的艺术肯定,而“虎痴”之誉,则是形容他对于画虎艺术的痴迷程度,而这个“虎痴”之誉,还有一段颇有俗趣味的故事由来。
年少时,冯大中因与人怄气而“误入画途”,仅仅因为上美术课时老师在做点评时,说其他的小伙伴比他画得好,不服气的冯大中誓要超过那个小伙伴,放学之后死磕那幅课堂上的绘画习作,直到画得真的比那个小伙伴更好了才作罢。
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他对于瞅准的事要“痴”到底的个性。
不过,冯大中的“痴”名,还有一件传遍画坛的“秘闻”,而这件“秘闻”竟然是他的发妻在晚年时“爆”出来的。
在一次访谈中,据冯妻回忆,当年两人结婚时,虽然自己知道冯大中对绘画痴迷,但没想到他“痴”的程度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新婚夜,作为新郎的冯大中竟然不顾独坐婚床的新娘,忙着画老虎,竟然把新娘给忘了,气得妻子是蒙头睡,暗骂这家伙是个“痴人”。
后来,随着这件新婚趣事的流传,画虎名气越来越大的冯大中也就有了“虎痴”之名——画老虎可比陪新娘还重要。
要把一样东西画得像并不难,即便照着一张照片苦练也能画得像模像样来。真正难得是把物象的神韵“刻”入画面之下,对物象的全面观摩和了解是找到“神韵”的必要手段。
所以,齐白石养鸽子只为画鸽子的事情就成为了画坛美谈。冯大中比齐白石更狠,齐白石只敢养一养鸽子,而冯大中却敢常伴老虎身边、他为了画虎敢养虎!
想把虎画好,就得认识虎、了解虎、和老虎做朋友,要对虎的性情行为了如指掌,才能将虎的各种神态细节一一掌握。
为了画虎,年轻的冯大中甘愿当一个饲养员,就连结婚前和妻子的约会地点,有时候都选在饲养老虎的大铁笼旁边。
即便后来少有名气了,他也依然习惯性地常常跑到动物园的虎园写生——在老虎的身旁画老虎就是不一样!
当代画虎第一人的第一,自然也有着时代风貌的第一,他所画的虎,没有跟随古人以“凶威”为着墨点的套路。
在长期与虎为伴的写生经历中,冯大中把老虎身上“仁爱”的一面发掘了出来,因此,他的虎,往往是双双相依、或者母子情深,将猛兽也有柔情的一面刻画了出来。
或许,冯大中画虎的成功,正是因为他有那种为了画虎而把新娘忘掉的“痴迷”,正是这片“痴”,他手中的笔,才能“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