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主流文学和主流音乐在我看来,是在走一条让人无奈的下坡路。
先谈谈文学。
如今的自媒体时代,文字创作的门槛被大大降低。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文字,并且有机会让所有人看见。文学创作的过程,也从作家的“单打独斗”闭关写作,变为了今天一种创作者与读者联系密切的方式。读者与创作者的创作息息相关,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就可以与读者互动。
但在这种创作环境里,创作者极容易迷失自己创作的本质,更多的变成了为博取阅读量而刻意迎合读者的投机者,甚至是买卖文字的商人。因为人人都可以写文章,并发表,我不敢称当今的网络文学为繁荣,偏激的讲,我认为是泛滥。千篇一律的构思,晦涩生硬的文笔,娱乐过度的描写。也怀着好奇读了几篇网络小说,蛮有意思的剧情,写着写着,就变成了套路百出,无聊透顶的快餐文学,写了千百章的“巨作”,也不过是拿套路凑字数的流水账。
这样的文章,也仅仅只能当快餐消费,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时代,数量实在高的惊人。成年人读这样的东西,也许笑一笑,也无妨。但我们的孩子,如果从小接触的是这些东西,我想,中国的未来会很堪忧罢。
再谈谈音乐。
音乐是有鄙视链的。但,优秀的音乐,的确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个人是有成见的,我只认为摇滚能救中国,因为在中国做摇滚的,上世纪末的前辈让我感到敬畏,本世纪也有出色的后辈,让我怀揣希望。而主流音乐,只让我失望地叹气。曾经喜欢的歌手,做出来的音乐越来越毛糙,歌词不明所以,旋律老套无趣,编曲也不敢赞赏。于是,我放弃了听流行歌曲,国内国外都一样,都让人失望。而摇滚,国内国外都一样,让人又能昂扬。
借助着短视频这种时代的产物(不妨说是空虚的产物),一首歌红爆大江南北,是容易不过的事情。而这种流行口水歌的内涵,实在是肤浅到了极致。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这首歌的播放量能够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几个月以后,没人会想起这首歌,会觉得这首歌“老土”,不想再听。
我认为,无论是做音乐,还是写文章,没有才华是干不了的,干了,也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才华的人从事艺术,犹如盲人当司机。并不否认所有艺术家的努力,但鼓励一个没有才华的人从事艺术,我觉得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情。世上可做之事很多,每件事都是有入门的条件,就像模特对身材有要求,飞行员对视力有要求,云云。你不能说,张三又矮又胖被模特面试拒绝,李四眼镜近视八百度当不了飞行员,说是“歧视”。选择自己擅长的,扬长避短。所谓勤能补拙,那是古人认为只有读书才是正道,再笨也要读。现在呢?只要不违法,门门都是正道。
我只希望,中国的文学和音乐,能早些走出现在的浮躁与空虚的氛围。论文化,我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么好的资源给我们,我们怎么还能把垃圾文章垃圾音乐留给后辈?其实也流传不下去,能流传下去的,只有优秀的文化。所以,一百年后,依旧有人听贝多芬,有人听披头士,依旧有人看《红楼梦》,看《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