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从农村到一线城市
家住农村,高中时在县城读书,除了小时候暑假到爸爸打工的城市待一阵子,上大学以前基本就没离开过县里。高考后要填志愿,老爸说:“农村娃,该到大城市里去见识见识”。于是,我选择了上海这个一线城市。
四年的大学生活,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看着周围高楼林立,交通繁忙,一幢幢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彰显着高大上,夜晚的璀璨的灯光照耀着这座不夜城。周围的环境告诉我,城市和农村不一样。
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的一家教培机构,部门领导是一位50岁的台湾女性,非常讲礼貌却也雷厉风行、霸气十足。她带领着两个部门,下属全是女性。领导要求我们工作中需要同事帮忙必须说“请”,即使是递一支笔这种小事。空中飞人的她常常不在办公室,但是她安排的任务必须件件落实到位。每隔一段时间,领导为了释放我们的压力,会邀请我们去吃大餐,选址都是大众点评中排名很靠前的酒吧、日料店、巴西烤肉店,很是让我们得意。邀请吃大餐的群,领导命名为“酒国女英雄”,霸气吧!想想那时,初出茅庐的我,看着同事拿高工资,而自己工作中却小错误不断,工资仅够自己日常开支,因此战战兢兢地跟随着她们,深感压力山大。
我感慨一线城市多好啊:高校聚集、高楼林立,吃喝玩乐选择多样,进出于写字楼之间,可以称自己为白领。无论在学校还是工作中都有一群优秀的人值得自己学习。
我也感受到在一线城市生活好难啊:通勤路上两小时,工作压力大,房租占了工资近一半。举目无亲,同学各自寻求发展,自己进步不大,焦虑万分。
于我,上海好,上海也难,不久,我选择了离开。
嫁夫随夫——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
大学毕业了,在上海工作了几个月后,家庭因素,决定离开上海到老公所在的城市,在武汉边上的一个五线城市。在这里,很容易就找到了工作,属于文职性质的。我很快适应了这个小城市的生活,早八晚五,偶尔加班,单休,休息时陪陪孩子,逮个空还可以到武汉逛街,生活悠闲自在。
慢慢地,发现自己已经退化了做PPT的能力,Excel也只会基本的操作,沟通能力也没多大长进,我意识到小城市的悠闲正在慢慢磨光一个人的斗志。于是我开始早起跑步,每天上下班路上听学习音频,抽空重温英语。因为比周围的人好像多学到了那么一点点东西,很容易沉醉在自我得意中。工作越来越忙, 成长却很有限。一到休息日发现可以带孩子去的地方就那么几个,开始厌倦了。我知道,该改变了。与老公商量后,决定离开这座小城市,到武汉去。
在小城市待了三年,于我而言,小城市有它的好:自在悠闲,生活消费低,亲戚之间离得近,时常能聚聚。
小城市也有不好啊:坐井观天,休闲方式单一,公司里关系大于努力。
享受过小城市的安逸后,我选择了切换回大城市的节奏。
重新出发——从五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
我于2017年春节前把工作辞了,辞职后就到武汉来找房子。老公也把工作给辞了,我们计划着过完年就把家搬到武汉,夫妻俩带着孩子,把婆婆也接到武汉。我们也是这样做了。
年前把房子租好了,年后我找到了工作,进入了跟上海时那家公司一样的教培行业。这次,自己是作为老师的身份进入的。工作确定后着手给孩子选幼儿园,把婆婆和孩子都接来武汉。紧接着,把家里腾空,房子租给别人,算能抵一半武汉的房租。
换工作穷三月,换行业穷三年。夫妻俩都面临着新工作,背负着搬家后的各种不确定性,三个月,目前算是熬过来了。现在,我的新工作已经做了三个多月了。因为从文职转到了教师,目前还处在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带学生,在慢慢步入正轨。
很感谢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也很感谢有个想法一致的老公。尽管目前还处于在这个城市中挣扎着生存的状态,与周围一些朋友比起来,我们的境遇并不好。我也常常责问自己不如人之处,但是,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选择了一线城市,选择奋斗!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