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我们接着昨天继续认字。
19.币和帀
这一组字,差别就在于一个是撇,一个是横。第一画带撇的都认识,以前是纸币,现在流行电子货币。后面那个写横的念啥?帀(za1)。和昨天讲的巿(fu2)同属于巾部,意思同匝,环绕一周的意思。而平日里我们写的匝其实反而是俗字,本字应该是帀。或许是为了避免和币混淆,给它加上框,成了匝。
20.甴和曱
这两个字平日不多见,就前年港台出现了,才明白这两个合在一起不是好东西,在粤语中是指“蟑螂”的意思。曱甴用来形容阴险恶毒之人。当初小学认字时有这么一个小插曲,老师布置了任务。以日为基础,添加一笔成其他字。依稀还记得可以写出九个:旧、旦、由、甲、申、电、白、田、目。曾经也想到是不是可以写成甴(you2)和曱(yue1)。新华字典中查不到,还以为这只是那时的异想天开,后来才知道竟然还真有这两字。
甴,表示根本之来历,原因。估计也是“由”的别字。还有一个发音是“zha2”,估计是电脑发烧友发明的象形说法,表示鼠标。
曱(yue1),取物的意思。百度百科说是来自吴方言,cuo(入声字),可不知道对应的是哪个意思?但是作为吴地人,有yue1这发音,应该是折起来的意思。比如穿衣服不小心把衣服角曱在裤子里了,或者为了干活把袖口曱起来(卷起来的意思)。有这么个发音,但是不是这样写,不清楚,因为都不是取物的意思。
21.姬和姫
姬(ji1),一个古姓,黄帝就是姬姓,周朝的国姓。只是经过几千年的流转,本来的第一姓,现在成了一个小姓。
姫(zhen3),谨慎的意思。在日语中也有这个姫字,但是意思和中文不同。它有三个意思,分别是姑娘;富贵人家的女儿;小。
但由于这两个字实在太接近了,很多时候误写了,把自己的姓氏也写错似乎有点不应该。
22.壶和壸
壶都认识,煮水的器具。但下面如果不是业而是亚,这是什么字?
壸(kun3),这个和壶完全不搭界,完全是不同的意思。应该和阃(kun3)相仿,古代是通假字。它表示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所以在当今似乎是无用武之地。
23.壳和売
这两个字和上面两个可以说是孪生四兄弟的感觉。下面是几的都认识,瓜壳的壳(ke2),但下面成了儿字,这个字就变得很陌生,有人还认为是不是日本人写的异体字?其实这个是汉字,古通“卖”。读mai4。
24.迴和廻
其实这两个字同念 hui2。按照古籍《正字通》的说法,古代无“廻、迴”,只有 “回”。后人为了区别加了“辶”,而“廻”是“迴”的俗字。后来简化字在有些地方又把它们给简化回来了。
25.袛和祗
袛和祗,右边都是氐,左边一个是衤,一个是礻。衤旁的,读di1,顾名思义,就是与衣服有关,表示短衣汗衫。
而礻字旁的有两种读音,(1)zhi1,表示尊敬。《左传》:“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2)zhi3,是“只”的繁字体,仅仅。
26. 祇和衹
祇和衹,这个和上面两个很相似,只是右边是氏。
祇有三种读音(1)qi2,表示地神。常见的说法有神祇,表示天地神灵,泛指神灵。天神曰灵,地神曰祇。日本京都有个“祇园”,干什么的,应该知道了。(2)zhi1,和祗通用,表示恭敬。(3)zhi3,和祗通用,也是“只”的繁体字。
而衹有两个音,(1)ti2,同“缇”,本以为橘黄色丝织物。(2)qi2,用法单一,有词“衹衼(qi2zhi1),泛指出家人的僧衣、法衣和袈裟之类。看来和本义的橘黄色织物也有关系。
27.回、囙
囙(yin1),古同“因”,属于是因的俗字。意思就是原故,原由。属于冷僻字,一般不常用,故而不多作解释。
其实像这样的相近字还有很多,如苄(bian4)和芐(xia4)这里就不再罗列,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翻翻大字典,会有很多惊奇的发现。
还有一些汉字也很奇怪,同样的组成部件,只是排列顺序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字。有些平日那些常见字,如呆和杏;杳和杲……在此略作介绍。
28.垢和垕
垢(gou4),污秽,脏东西的意思。而垕(hou4),古同“厚”,在人名和地名中又出现。神垕,地名,在河南禹县。
29.吕、吅
吅,有两个读音,(1)xuan1,同“喧”,大声呼叫。(2)song4,同“讼”,诉讼。
30.昌和昍
昍(xuan1),两个日叠在一起,就是“明”的意思。或许在以后的取名时可以用到一些,尤其时那些大姓可以避免重名。但对于生僻字还是谨慎为妙,要不然害死老师了。老师上课就怕念错,不敢点名。
汉字真的博大精深,看着真的为古人的聪明才智不得不竖大拇指,他们的想象力真的令人佩服,作为后来人感觉有必要认识一下,虽然平日里用不到,但是认识一下也好吧。
其实汉字中还有一些好玩的词,偏旁部首一样,表达一个动作,如趔趄、徜徉、龃龉、逡巡……还有诗经中出现的很多叠词等等,都是一个很有趣的文字现象,看着就令人着迷。
2022.5.27
沪上 北风斋
看着每个汉字似乎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看着入迷。利用这特殊时期,翻翻字典也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