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应该都有思乡情结,因为故乡是根,故乡是源。特别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人,思乡情结特别浓。
年轻的时候,向往外面的世界,想离开故乡的怀抱,义无反顾,去领略外面世界的精彩。年纪渐长,思乡情结渐渐袭来,在梦中,在思绪中,就像陈年老酒,放的时间越长,家乡味就越醇厚越香浓。
每次看到美国大马哈鱼的纪录片,就非常感动。
大马哈鱼出生在寒冷的淡水河流中,长大后顺河而下,一直游到海洋中去觅食成长。长大成熟后,它们的思乡之情愈来愈强,无论离开出生地多远,也要返回故乡养儿育女,一生只产卵一次,生命就结束了。
大马哈鱼的回乡之路,漫长而充满了艰辛危险,途中要经过数米高的瀑布,许多棕熊和老鹰还在河边守候捕食它们。但是,无论困难有多大,它们都百折不回,勇往直前。它们要经过数千里的逆水而上才能抵达产卵地。
经过日日夜夜数千里的长途跋涉,它们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这时的大马哈鱼己经非常疲惫,伤痕累累,瘦弱不堪。即使这样,它们还在积极地筹划自己的婚礼。它们先在清澈的溪流里嬉闹玩耍,在那里雌鱼先产下卵子,雄鱼将精液撒在上面,这是大马哈鱼一生中的最辉煌的时刻。
生殖完毕的大马哈鱼已经筋疲力尽了,在故乡的溪水中慢慢地死去。这时河面漂满了成千上万的大马哈鱼的尸体,它们的后代又开始在这里开始孵化、生长。一个轮回结束,新的一个轮回又开始了。
人,其实最像大马哈鱼。虽没有它们壮烈,但年岁渐长就想回故乡看看,只有在故乡的时候心最静,很多人选择在故乡重新盖房长住,生于此,老于此,这不也是一个轮回吗?思乡情结浓的时候,就说明人已经老了,叶落要归根。
鸟飞返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就是说鸟儿飞翔再远再高,也总得返回故乡;兔子跑得再快再远,也总得返回洞穴;狐狸死的时候头向着出生时的山丘,北方的马依恋着北风。兽犹如此,人何以堪?
王维诗里写道:“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家乡的一草一木,总是出现在记忆里,睡梦中,那种清晰度,绝对是8K的,无论多么久远,依然清晰如昨。
作家们作品的灵魂栖息地,都在他们的故乡,如路遥的黄土高原,如阎连科的田湖,莫言的高邮,贾平凹的秦岭,家乡的人和事,是他们写不尽的素材,是他们一生的财富。他们无论生活在北京上海,只有回到故乡,他们才回到了真正的家,这是他们和作品的灵魂安放之所啊。
我在故乡在高都川,南北各一架山,村庄背靠一座山,面对一座山,中间一条河,自西向东,从村前流过。我家在故乡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邻着一座土坡,上面长满了迎春花,家里无须挂画,春天就是花海满坡,夏秋绿意满坡。土坡下是两孔窑洞,是爷爷逃难时的栖身之所。上房红砖青瓦房四间,是父亲的杰作。厦房土墙瓦房三间,是爷爷和父亲共同的作品。
院里一棵桃树,一棵杏树,一棵腊梅树,一棵核桃树,春冬有花香,夏天有绿荫,夏秋有果子。倘我在老家长住,一定会让院里四季有花,我现在的楼顶花园就是。眼中有花,心中才会有情趣。
如今,交通方便,15分钟的车程就回到故乡,看看老家的院落,见见故乡的人,特别是朋友亲戚,一种温暖,一种亲切。
离开故乡越久越远,再审视故乡,故乡就会变成最美好的记忆:故乡的人,最亲;故乡的水,最甜;故乡的月亮,最圆。是啊,万丈红尘,心安何处?唯有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