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返程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12点多,孩子早已经睡下。
一年多来这已然成为常态。
同事间偶尔讨论起养育这个话题,总要问我是否考虑二胎。但只要听到只有我们夫妻俩上班带娃,家中没有老人帮忙,就默契地不再提二胎之事。
有一说一,说没有老人帮忙也不全对。
孩子奶奶多次提出可以把孩子放在老家,他们帮我们带。我回绝了。
原因只有一个,再辛苦我也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中国有超6100万的留守儿童,把孩子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带,是许多务工人员的无奈之举。
有的人,是实在没有办法,有的人,是不想太辛苦。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曾有人对我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她说,你为什么不把孩子放回老家,把孩子留在老家的又不是你一个,把自己整那么累干什么?
我笑笑没有说话。
我知道,当一个孩子远离父母,独自留守与老人一起,对他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
我不是留守儿童,但我的朋友们应该算是第一代留守儿童。
9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袭遍大江南北,许多人纷纷前往深圳、广州、惠州等地经商或寻找工作机会。
于是大批的孩子留在家中和爷爷奶奶们一起生活,一年才得以见父母一两次。
老家上一辈的老人通常沉默寡言不擅言辞,在他们的观念里,养个孩子不过是一双筷子两件衣服的事情。
所以日常里老人们要么是只顾低头做事情,要么就是三五老人打牌纳凉,只要孩子能上小学了,就只管温饱,很少有多余的沟通。甚至因为观念陈旧,还有不少重男轻女、甚至随意打骂孩子的情况出现。
小时候不懂,和小伙伴们玩在一起时并不觉得他们与我有什么不同,没有觉察到他们眼里时时流露出来对我的羡慕——羡慕我在父母身边,羡慕我能和爸爸妈妈有说有笑。
他们的那些伤痛,直到成年后才一一显现出来。
小L30多岁了,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公司,有房有车有爱人和孩子,虽然辛苦但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别人不知道的是,她总在夜深人静时醒来,陷入无边的孤寂中。
她特别没有安全感。有次她告诉我,她总觉得自己会被遗弃,觉得自己不值得。
即使现在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却常常相对无言,像是两个熟悉的陌生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一面努力地想要好好孝顺父母,一面却觉得与父母有着看不见的、厚厚的隔阂。
那天一贯以坚强示人的她在电话里,数度欲言又止,数度哽咽。最后她说,我羡慕你,所以我一定不会让YY(她的孩子小名)做留守儿童。
小L的故事是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缩影,甚至可以说,她已经是留守儿童中比较好的那个,在读书时,她就表现出来不一般的懂事、乐观、坚强和豁达。
于她来说,父母缺失带来了一定的遗憾,但仍然比部分留守儿童好一些。
现实中,还有另一部分留守儿童早早地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自卑和孤独常常刻在他们心理。
因为隔代教养老人精力不足或观念落后无法好好管教,可能出现道德偏差或行为偏差,遭遇意外伤害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更有甚者,学习与人格都出现问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这部分孩子早就成为了国家关切的对象。
当然,你可能会说,有些孩子带在父母的身边,一样出现这样的问题。
当然有,这种,我称之为心理上的“留守儿童”,父母只关注他的吃喝拉撒学习成绩,却无视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仅仅把养育孩子等同于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是一件可悲又可惜的事情。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把孩子这一颗水晶般的心放在眼里、放在心里,父母子女之间生命与生命的情感呼应、心灵与心灵发生的碰撞,于孩子,于父母,都能带来生命的启迪,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而这些将成为一束光,在孩子面对未来的迷茫困惑、困难险阻时,引领他勇敢去面对和探索。
于我而言,只要有条件,再辛苦都不会让孩子回家乡做留守儿童。
可是,还有很多人连这个“辛苦”的条件都没有。
他们在城市里务工,终日奔波,要么是时间和经济问题无暇照顾孩子,要么是因为学位学籍问题没有办法让孩子来城市接受教育,最终被迫无奈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老家。
我们无法去责怪一个家庭让孩子留守,生活不易有许多道不尽的心酸苦涩和不得已。但是,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不仅是四季三餐的问题。
对于家长而言,既生养了孩子,即使在外务工,也应该承担起孩子的教育工作。
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主动建立了解孩子的渠道,比如与爷爷奶奶、任课的老师保持沟通与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孩子保持沟通与交流(电话、视频、书信),在有条件时常回家看看,多多表达对孩子的爱与关心。
谈到这里,不免又觉得落入了空谈。
把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尚且时常感到困难重重,被时间空间阻隔更是难上加难。
愿天下父母子女不再分离,愿这世上,既没有空间上的“留守儿童”,也没有心理上的“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