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朋友、同事总是很焦虑,对未来抱有着悲观的情绪,网络上也充满着各种消极言论,疫情发生后人们更加的焦虑和担忧。有网友说:自己努力了十余年,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正对未来充满着希望,可被社会毒打之后才知道无法跨越阶级的鸿沟,看着遥不可及的房价,早已经没有了奋斗的动力。
我们新时代的中国新青年们是幸运的、是幸福的,也是可怜的、是痛苦的。他们生在强大安定的和平国家,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不用害怕战争,不用担心饥饿。但四面八方涌入着鱼龙混杂的知识,冲击着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思想上不再甘于普通和平凡,有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近年来各届毕业生就业发展形势愈发严峻,毕业即失业的人越来越多,那些曾经的“天之骄子”也变得一文不值,无法改变的现状、天与地的落差让他们变得悲观。许多人发觉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过上富足的生活,人们开始“摆烂”,“佛系青年”也就此诞生了。作为这个可怜而幸运,痛苦而幸福的其中一人,我起初是反感“佛系青年”这个词,我也厌恶“摆烂”的人。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写了这样一句话:“️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你从小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有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大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庄稼人。 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也太多了,因此才会有身边人不能理解的痛苦”。
二十五年前,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出生不久父母为了赚钱养家便外出务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爷爷奶奶在家照顾我,那时我对父母的印象是模糊的。记得三岁时,面对过年回家的父亲母亲,我躲在爷爷奶奶背后,害怕地看着这两个“陌生人”,不敢上前打招呼。
在爷爷奶奶的细心呵护下,我很快便长大成人了,虽然老人家文化程度不高,但好在淳朴、善良,邻里乡亲有任何困难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传统的家庭观念让我不至于学坏,加上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使我得以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人。
虽是出生在农村,但父母为了我的学业,便让爷爷奶奶来县城陪读,儿时的我在学习方面是有一丝天赋的,读书、学习不用太费力便能取得好的成绩,上两年学之后,屡受老师表扬,父母见状认为我有大发展的潜力,特意为我请了家教。
虽一直在县城读书,但人的眼见总归是十分狭隘的,加之青春期,我变得愈发叛逆,我开始厌恶身边的许多人和物,包括居住的环境、自己的家庭。
初中三年级以后,学习压力陡然上升,即将中考时看着身边辍学的同学越来越多,我也萌发了放弃的想法。当然我是清楚的,如果父母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定是无法接受。如果放弃学业,势必让家人感到难过,我也免不了一顿毒打。如果不放弃学业,又实在找不到学习的乐趣,无法继续忍受课堂的枯燥。我像一只笼中的小鸟,向往着铁笼外的自由。
最终抱着“视死如归”的心理,我和父母坦白了自己这不成熟的想法,虽然父母在外多年完全不了解我学业情况,他们对我学业上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但我所担忧的“腥风血雨”并没有来到,意想不到的是父母愿意尊重我的决定,但他们仍抱有一丝期待,期待着我能回心转意,最终双方寻求了个暂时折中的办法,我接受了父亲提出去做暑假工的决议,前提是坚持不了一个暑假就继续读书。
不久,我满怀着期望和信心来到工厂车间,踏进工厂大门时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是充满好奇的,我四处打量着眼前的建筑,整个工厂是位于城郊,周围还坐落着不少的同类型工厂,除此之外就是路边的农田和远处的群山。工厂作业的厂房均是蓝色铁皮盖着的一层矮房,整个工厂里面最高的建筑就是五层楼的宿舍了,宿舍楼两旁耸立着一人高的杂草堆,屋后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走进宿舍便有一股浓浓的酸臭味袭来,伴随着蚊虫的嗡嗡作响声,就这样我搬进了工厂宿舍,夜晚来临,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宿舍楼涌来,不大的宿舍里,左右各陈列着五张上下铺,虽然不至于住满了二十个人,但是粗略估计着也有十四五个工人,原本寂静的宿舍变得热闹非凡,很快,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烟雾,地面上开始涌现颗颗槟郎渣。此刻我躺在床上,心中百感交集,想着家人竟默默留下了眼泪。
第二天上午七点,嘈杂的声音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和工友们洗漱完便来到了食堂,周围人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叫骂着难吃,饥饿让我强忍着咽下饭菜,来到厂房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工作的内容就是将制作完成的产品装盒打包,从早上八点持续到晚上十点,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五天,最终我决心奋发图强,我暗自发誓一定不能让自己的人生变成这样。
这时我明白了努力与奋斗的重要性;知道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清楚大人们逼迫自己读书的意义。虽然到了一个普通的高中,但我收拾起丢下多时的课本,开始向着梦想发起了冲刺,每日四五点便起床,整日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其余时间都用来学习,累了就捧着书站着继续背,废寝忘食的学习让我的成绩开始了稳步上升,最终稳定在班级前五,后来我进入了家人们所期盼的“高等殿堂”,成为了家族第一代也是此时唯一的大学生。
进入大学后,一切的事物让我感到新奇,我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可是望向身边却没有人可以帮助我,父母对我说,他们什么都不懂,许多事我只能靠自己,这时我只能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后来我竞选了班委,加入了社团,参加了比赛,获得了奖励,也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进步,但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很快我们便迎来了分离的时刻。
这其中有人选择了考公务员,有人选择考研究生,有人选择回乡创业,有人选择外出就业,五湖四海相聚的人们最终又各自朝着远方分散走去。
毕业以后,我来到了某座沿海城市,憧憬着开辟自己的天地,一番努力之后找到了份中规中矩的工作,日子在焦虑和忙碌中一天天逝去,某次下班的路上,拖着疲惫的身躯搭上回家的班车,望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一个装潢讲究的蛋糕店映入眼帘,这时猛然想起不久便是自己生日。回想自己二十余年的人生,仿佛一直是中规中矩,在人群里,我似乎是个最不起眼的角色,普通的家庭、普通的外貌、普通的学历、普通的工作,就连穿着打扮都是普普通通的,想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殷切期盼,不免一阵心酸,望着街边琳琅满目的商品,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顿时感觉有些恍惚,我才发觉自己和这个城市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这么多年的努力,我摆脱了流水线的工作,但并没有摆脱平庸,我想寻求改变,但结果往往无济于事。
我也努力过啊!可是这么多年却没有变化,我想努力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思考着,为何曾经勤劳就能致富,而如今即使我们又勤劳又努力却连温饱都才能勉强解决,还是我们真的不够努力?建筑工地的工人、大街上的环卫工人、争分夺秒的外卖小哥他们不够努力吗?显然并不是,我们想努力改变却不知道能做什么,只能放慢节奏隐藏自己。
焦虑的情绪伴随着我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接受了“佛系青年”,我开始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去考虑那遥不可及的东西,只看着眼前的生活而一步一步前进。我慢慢明白,人真正的成长在于首先接受父母的平庸,再是接受自己的平庸,最后接受着子女的平庸。平庸、平凡的个体并不影响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而过于在意别人眼中的世界,最终只会遍体鳞伤。